当记者还在“脑补”一个带着翅膀和桃心箭的可爱天使形象时,吕校长补充说:“那是一名男生,又高又壮,而且还是个学霸,不过他今年刚毕业。”
查看了一年级新生的花名册之后,吕校长眼睛又亮了。她指着一个名字说:“你看,今年有个林书豪入学了,不知道他会不会打篮球?”
随后,记者又陆续在花名册上发现了“力泓”“宇森”等与名人相同或相近的新生名字。
4
四字姓名
用父母双姓的越来越多
不落俗套令人印象深刻
老师们还发现,如今使用四字姓名的学生也逐渐多了,不少人把爸爸妈妈的姓氏都用上,如“倪余凯斌、何吴青怡”等。厦门五中有个学生沈洪文晰,也是用了父母的姓氏,“文晰”两字则是家长希望孩子长大做个有文化的明白人。
博林民办学校有个学生叫李予妃轩,老师第一天点名时还闹了个小笑话,不小心读成了“轩妃”。学生家长说,孩子刚出生时,他翻字典,发现“予”字解释不多就想用上,因为女儿是龙年出生的就用上了“妃”字,加上他很喜欢“轩”字,于是就有了这么一个名字。
鹭江新城小学的蒋老师说,四个字的名字让人印象深刻。她有个大学同学叫唐卉芳子,大家都以为她是日本人。实际上,只是因为家长取名时希望与众不同,不落俗套。
现在,她所任教的鹭江新城小学也有一对双胞胎姐妹花,取名“姚郏不约、姚郏不韦”。其中,姚、郏分别是其父母的姓氏,“不约”“不韦”则出自《礼记·大学》和《论语》。
老师遇到学生“重名”怎么区分?
很多班级都有学生重名或名字读音相同,如“伟涛和炜涛”“雨欣和羽欣”等。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区分?
湖里实验小学的郑老师说,一般点名时他会看孩子的眼睛,这样学生就知道老师是在叫他。
双十中学的赵老师则表示,一般会配合座号加以区分。
人民小学的张老师说,班上有两名学生叫逸轩和亿萱,她就分别叫他们“逸逸、萱萱”。
那如果老师也不会念生僻字怎么办?
很多老师在拿到学生花名册时发现生僻字就会查字典,如果在课堂上才发现生僻字怎么办?
江头三小的郑老师有三种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