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度指标:
- 颜色:成熟的哈密瓜皮肤颜色会从青绿色逐渐变为黄色,颜色越接近黄色,熟度越高。不同品种的哈密瓜颜色变化略有不同,例如黄色品种的哈密瓜会带有金黄色泽,绿色品种的则呈现出饱满的黄绿色。
- 气味:成熟的哈密瓜会散发出清甜的香气,如果闻不到香味或者味道有点刺鼻,说明哈密瓜可能还没有完全成熟。
- 外观:成熟的哈密瓜网纹清晰、均匀分布,果皮颜色更加鲜艳。按压瓜柄周围的皮肤,如果感觉稍有弹性但不过于软塌,通常说明比较成熟;如果始终坚硬,可能还未成熟。
- 瓜蒂:熟度高的哈密瓜,瓜蒂周围会出现小裂纹,这是因为果实在成熟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的收缩和膨胀,使得表皮浮起来并裂开。
- 弹性:轻轻敲击一个成熟的哈密瓜时,声音应该是轻微的回音,表明果肉已经充满水分,因此成熟的哈密瓜比较有弹性。
- 重量:成熟的哈密瓜通常比未成熟的哈密瓜更重,因为水分含量更高。
- 手感:用手轻轻按压瓜的顶端,手感绵软且有一定韧性,这表明哈密瓜成熟度刚好。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判断,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哈密瓜的成熟度。
质量指标:
- 形状良好,近似球形,外观均匀;
- 茎端光滑,没有粘附的花梗(茎附着),若有,则表明采收过早;
- 表面无疤痕、晒伤等;
- 硬度好,没有擦伤的迹象;
- 果实重量和大小匹配,内腔坚固,没有松散的种子或液体积聚。
哈密瓜在收获后成熟,但糖含量不会增加。
采后处理和贮存
温度:2.2°C-5°C,在2.2°C下,储存期可达21天,但感官质量可能会降低。通常,在最佳范围内可达到12-15天的保质期。业内一些人使用低于此范围的短期储存或运输温度,但可能会在几天后导致冷害(例如,在2.2°C以下的温度下7天或更长时间就会出现冷害)。
相对湿度:90%-95%。相对较高的湿度对于最大限度地提高采后质量,并防止失水。水分通过果实表面的网纹损失,但是长时间的高湿度或结露可能会促进茎切口和表面霉菌的生长。
呼吸速率:
温度 | 0°C | 5 | 10 | 15 | 20 | 25 |
ml CO2/kg·hr | 2~3NR | 4~5 | 7~8 | 17~20 | 23~33 | 65~71 |
NR——不推荐此温度,在此温度下几天就会导致冷害。
乙烯产生量:
整果:在 20°C的条件下,40~80µl/kg·hr;
鲜切:在 5°C的条件下,7~10 µl/kg·hr。
CA气调的作用
在大多数情况下,CA气调对贮存或运输的哈密瓜只有有限的作用。据报道,哈密瓜在CA条件下运输14~21天,可以延迟后熟、降低呼吸强度和糖分的减少,同时可以抑制果实表面微生物的生长,减少腐烂。在3℃下,适宜的气体浓度为3%O2和10%CO2。CO2浓度可以提高至10-20%,但是过高的CO2浓度会导致果肉出现气泡,果肉的碳酸味在果实转移到空气中时会消失。
低O2(<1%)或高CO2(>20%)会导致果实无法后熟、异味以及其他缺陷。
对乙烯的反应
甜瓜对外源乙烯中度敏感,在零售和短期储存过程中,可能存在过度后熟的问题。
生理性病害
冷害:通常发生在温度<2°C下储存数天后。甜瓜对冷害的敏感性随着甜瓜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冷害的症状包括斑点或凹陷区域、无法后熟、异味和表面腐烂的增加。
病理性疾病
根据季节、地区和处理方法,病害可能是采后损失的重要原因。通常,腐烂或表面损伤是由真菌病原体链格孢、青霉菌、枝孢菌、地霉、根霉引起的,在较小程度上是由毛霉菌引起的。用热空气或热水浸泡(55°C,0.5-1.0分钟)处理可有效防止表面微生物的生长,但尚未广泛用于商业处理。CA可以有效延缓茎端和果实表面的真菌生长。
特殊注意事项
采后快速预冷对于最佳的采后保鲜质量至关重要。预冷终点通常为10°C,但更理想的是4°C。强制空气冷却是最常见的做法,但也会使用水冷。
根霉引起腐烂
酸腐
酸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