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恒子的婚姻经营之道——如果没有办法去改变一个人,不如为了某个人生目标而去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实践证明,用心生活,结局总是美好的。
对于人际关系,恒子奶奶说:“来则欢喜,去则放手”,这对彼此来说是最轻松的。对自己不勉强,对他人也不强求——这是恒子奶奶的一贯原则。
人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从社会属性来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无时无处不在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处理人际关系中,要想获得快乐,化解烦恼,恒子奶奶有一个秘诀:与人相处,要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她说不要期许太多,才能让彼此都找到内心的平和。
恒子奶奶性格寡淡,淡泊名利,也不追求物质享受。在人际关系上,她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工作中从不和别人套近乎,也不多管闲事,更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对于仰慕者或愿意和她交谈的人,她总是面带微笑接纳对方,与之快乐交谈。
我们说,工作中最累人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中不要企图去改变对方。恒子奶奶的秘诀是——对于喜欢的人就愉快地交往,对于不喜欢的人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恒子从未与人发生过不愉快,几十年来,她与周围人相处得都非常和谐。这个秘诀也适用了亲子和婆媳关系相处。恒子和大儿子一家住得很近,也没有频繁来往,平时不打电话不见面,更不会贸然闯入,只有在周末的时候一家人在一起吃顿晚饭而已。在她看来,儿子和儿媳妇有自己的生活,她不便去打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其他人甚至是亲人最好都不要去打扰,尊重他人,他人才会尊重你。就是到了90岁,恒子依旧是一个人独居生活,她说每个人都是独立在世上生活,她不想给别人带来麻烦。
是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别人并不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期待而活,我们也无需刻意讨好别人而委屈自己。
看恒子的讲述,她一辈子都在践行“活出自己”。
人的一生会有无数烦恼,如何把人生过得值得,过得欢喜?恒子奶奶说,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度过每一天。
恒子奶奶让烦恼变小的方法就是活在当下,让行动多于思虑,即使面对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也要尽力去做,做总比瞎想强。再就是在不断做的过程中寻找平衡。
她告诉我们:无论你做什么,只要自己喜欢就可以,如果以“别人做什么,我也必须那样做”,一定会变得辛苦。遵从自己的内心活着,过自己喜欢且向往的人生,不要拿别人的人生作为标准,我们或许会越活越轻松。
人的一生中,烦恼如影随形,总会层出不穷。不论你是否富有,是否实现梦想,是否人生全部按照规划好的步骤走,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烦恼和痛苦。人生既然每时每刻都有烦恼,不如放下心中的胡思乱想,该做什么就全心全意做什么,平平淡淡的过好每一天。
恒子说,“他人有他人的人生,自己有自己的人生。界限分明,冲突和压力自会减少。”工作归工作,生活是生活,回到家中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睡觉就安心入睡,即使有再大的事情,留待明天再处理。明天也许自己有了不同的心境,和看问题不同的角度。
事情不会马上有结果,担心未来没有丝毫用处,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与其忧虑将来,不如活好当下。“珍惜当下”,是对未来最好的储备。
恒子还有两句话,我也非常欣赏——“痛苦会成为今后重要的经验,所以一次也不要浪费”。“从悲伤或打击中走出来,要依靠‘日药’
而非建议”。这个“日药”,就是指每天不要闲下来,要让自己忙碌起来,不论是运动还是某项爱好,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不给胡思乱想机会,此“日药”日积月累便能见效。
《人间值得》这本书,总共九万字,分六章,每篇都短小精悍。通篇看下来,我看到恒子的性格是“不轻言放弃”——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的坎坷,只是暂时的迷雾,坚持下来,就会有所成就。
如何活出自己的精彩?恒子的座右铭是“能照亮某个角落就足够了”。无论在职场还是家庭,能为周围的人提供温暖的光亮就足够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轨迹,没有必要和他人比较。
我们说活出自己精彩,只不过是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罢了。听从自己的内心,主动做出选择,遇事不抱怨,态度决定一切,持续不断地行动再行动。只有坚持本心,坚持真我,坚持行动,随遇而安,才能在生活中不断获得快乐,只有这样,才算是人间值得,也只有这样,才算是按自己的意愿过好一生的生活。
读完《人间值得》,忽然感觉恒子奶奶的人生哲学,很类似我们中国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其实强调的就是阴阳之道的平衡,它是一种自然万物发展的规律,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遵循的,否则,我们就不会达到身心平衡、健康发展。
我的理解,中庸之道中至少有两点是非常突出的,一是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二是和,和为贵。天人之间要和,人间要和。中庸之道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需要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一旦失衡,对我们自己就会造成严重的打击。中庸之道要求我们对人对事保持一定的分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