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牙周问题
最常见的就是牙龈炎和牙周炎。
牙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比如刷牙时容易出血,或咬苹果时发现苹果上有血迹,这是牙周问题的早期信号。如果不及时治疗,牙龈炎就会发展成牙周炎。
牙周炎就更严重了,除了刚刚说的牙龈红肿、出血外,还会出现牙槽骨吸收,牙齿逐渐松动、移位,甚至脱落。另外,老年人还容易出现牙龈萎缩,这会导致牙根暴露,牙齿变得敏感,吃冷热酸甜的食物时会感到酸痛。
预防牙周病,关键在于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具体来说,可以做到以下六点:
刷牙的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要选择合适的牙刷,建议选择刷头小、刷毛硬度适中的牙刷,这样可以更好地清洁口腔各个角落,又不会损伤牙龈和牙齿。
其次,刷牙方法很关键,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具体来说,就是将牙刷放于牙龈-牙交界区,与牙长轴呈45度角指向牙根尖方向,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的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毫米,每次只刷2—3颗牙,再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刷牙要刷到牙齿的每个面,包括唇颊面、舌腭面和咬合面。刷牙时间也不能太短,每次至少要刷3分钟。
另外,老年人如果手部灵活性不好,可以使用电动牙刷,它的震动频率比较稳定,能更好地清洁牙齿。
这些清洁口腔的方法
也很重要
刷牙只能清洁牙齿的表面,而牙齿邻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很难通过刷牙清除,这时候就需要牙线和牙缝刷来帮忙。牙线可以深入牙缝,清除牙菌斑和食物残渣,预防邻面龋齿和牙周炎。
在使用牙线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牙龈。如果牙缝比较大,牙线就不太容易操作,这时候可以使用牙缝刷,它有多种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牙缝的大小选择合适的牙缝刷,就像用小刷子清洁牙缝一样,能有效清除邻面牙菌斑。另外,饭后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也是个好习惯,能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和部分细菌,保持口腔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