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网讯(记者 熊曙光)传统制扇技艺包括制框、装柄和糊面三个主要步骤,制框的要选取5年以上毛竹,劈成长1m以上、横截面为5mm*6mm的竹条,放入冷水中浸泡一周取出,放置6小时后待用。装柄的则选取5年以上的细竹竿,扇框长度与扇柄长度比例参考黄金分割……近日,苏州市地方标准《苏式传统文化苏扇(绢宫扇)制扇技艺传承指南》发布,将填补苏州乃至全国苏扇制扇技艺传承领域的空白。
该地方标准涉及的绢宫扇,俗称“团扇”,以圆形为主,并由圆形发展出六角、海棠、长方、腰圆、钟离等形状,扇柄多用湘妃、棕竹等制成,扇面以绢、缂丝为主,绘之以山、水、花、鸟等中国画的扇产品。
2006年,苏扇制扇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但从目前来看,苏扇制扇还是以个人工作室为主,缺少具有规模的制扇企业,也缺少相应指导类的标准。
经过前期广泛调研,在吴中区市场监管局的支持指导下,苏州盛风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申报了苏扇(绢宫扇)制扇技艺传承的地方标准制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