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在一夜之间,“很有精神”这个梗突然在B站爆火,“听不见”、“聋哑学校”、“这么小声还想开军舰”也跟着“很有精神”火了一把。
那个身着二战时期,日本海军军服的男人以一种夸张的姿态夸奖来到海军学院的新生:“很有精神”,B站的用户,以95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对于一切形式的用力过猛的表演都有一种天生的反感与不屑,更何况“很有精神”还是日本军国主义时期的产物,这样的素材自然难以逃脱善于调侃和消解意义的B站用户的“魔爪”,于是,“很有精神”在B站上成为一种消遣调侃的对象,而“很有精神”故事的主人公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B站用户心中的精神病。
今天的B站用户以一种耍猴和看待精神病的心态看着那个视频中那个喊出“很有精神”的人,而半个世纪前,同样的事发生在日本,出生在战后的日本青年同样抱着一种耍猴的心态看着一位在当时有一定名气的作家进行着他的军国主义演讲,最后,这位作家在众目睽睽之下切腹自尽(这个切腹自尽的过程很曲折,一会儿细讲)。
为了解除一些读者心中的疑惑,请允许我在故事开始前,先简短的介绍一下“很有精神”这个梗的背景,“很有精神”的片段出自一部关于日本海军的电影《啊!海军》。
《啊!海军》是一部歌颂军国主义的日本右翼战争片,主人公平田一郎原本打算考取普通中学,然后上大学,毕业之后从政,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平田最终进入江田岛海军兵学校。
由于成为海军并非平田所愿,他在学习和训练中情绪低落,在他入学后,四年级的学长森下要求平田等新生介绍自己时,平田一郎说话有气无力,于是,四年级学生们纷纷表示:“听不见”,“那么小声还想开军舰?”,而在平田以一种近乎嘶吼的方式介绍自己时,四年级学生森下赞许道:“很好,很有精神”(就是那张魔性的照片)。
后来平田听说自己同时考取了普通高中,平田想要退学,得知此事的森下非常生气,为此他好好的“教育”了平田一番(就是不断的扇耳光),平田也因此学到了“海军精神”。
后面的故事大致是平田一郎从厌恶海军到喜欢上海军,并成为了军国主义的死忠粉,母亲去世,他以不能留恋母子之情为由并未回家,后来平田辗转各个战场,最终又回到江田岛海军兵学校当教官,当有学生提出:“珍惜自己的生命没什么不对时”。昔日不喜欢海军的平田,斥责其为懦夫,并像当年的四年级学生森下一样“关照”了一番。
故事的最后,平田接到新的任务:赶往冲绳岛,与美军作战。
之所以要用一些笔墨来介绍一下《啊!海军》,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其主人公,那个最终被当成炮灰送上冲绳的平田一郎,本质上,与那个在战争结束25年后切腹自*的作家三岛由纪夫是同一种人。
三岛由纪夫其人三岛由纪夫本名平冈公威,1925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今东京大学),是日本一位颇具一定名气的小说家、剧作家、记者、电影制作人和电影演员。 主要作品有《金阁寺》、《鹿鸣馆》《丰饶之海》等。与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是好友。
三岛由纪夫
三岛从小身体瘦弱,皮肤白皙,6岁那年被祖母送至皇家学校,接受贵族教育,这些教育对于其文学方面的成就打下基础,但同时也为他日后的极端的性格埋下隐患。
三岛从小就在文学方面表现出极高的造诣,16岁时就成为了《辅仁会杂志》的主编,并开始撰写中篇小说,那一年,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战事已经拉开序幕。
1944年,三岛考入了东京帝国大学,主修德国法律,而这一年,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时年19岁的三岛正常情况下要参与入伍,考上大学才让他免于上战场。
1945年,日本即将战败,三岛被要求入伍,但由于三岛在体检时得了重感冒,被军医认定为肺病而被遣送回家,而他原本所属的部队赶往菲律宾后几乎全军覆没,这样的事实让三岛有一种本应战死却苟且偷生的遗憾心态,这种心态一直影响了三岛的一生。
二战后,三岛继续他的写作事业,他在1946结识日本文坛文坛巨匠川端康成,在川端康成的推荐下,三岛的小说《烟草》发表于川端所属的镰仓文库的杂志《人间》上。
此后,三岛的写作生涯可谓顺风顺水,战后5年,三岛创作了《盗贼》、《假面的告白》、《爱的渴望》等作品。
除小说外,三岛开始了自己的戏剧创作,其作品《灯台》于1949年由大阪放送剧团在第四回的关西实验剧场中公开演出。
除了小说作家和戏剧作家外,三岛还有一个另一个身份,就是演员,1951年8月29日上映的电影《纯白之夜》,是三岛的作品改编,而三岛本人也在电影中担任特别演员。
三岛的成就在50年代达到高峰,他的作品《禁色》、《秘乐》、《潮*》、《金阁寺》取得极大反响,而这时,三岛刚刚30岁。
1955年,自幼身体孱弱的三岛开始健身,为了让自己不再为身体而感到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