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袁伟民)
袁伟民是中国女排“五连冠”的缔造者,被誉为“排球之父”。他执教有方,将低谷中的中国女排带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被载入史册。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是全民偶像,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队员不免产生了心理优越感。
一支球队要打胜仗,除了球技精湛,队员的人品也至关重要,只有球品、人品俱佳,球队才能走得更远。
袁伟民执教有智慧,也敢抓球队的作风建设,给后来的教练提供了模范样本……
01(袁伟民与女排队员)
1976年,袁伟民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他确定的技战术指导思想是全面,在强化技术全面的同时,引进男子的技战术。
袁伟民组队时,挑选的12名队员水平比较接近,没有尖子选手。根据队员的现状,袁伟民采用的是“四·二”配备(4名扣球手,2名二传手)的阵势,这样能保证前排总有3名队员参与进攻。
1976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1977年女排世界杯,袁伟民带队参赛都是采用“四·二”配备。
日本排球界对中国女排的这种打法十分欣赏,认为中国女排的6名队员能攻善守,中国女排走上了一条全攻全守通向世界冠军的捷径。
(青年郎平)
1978年,随着郎平的崛起,中国女排有了一名进攻的大炮。袁伟民将球队从“四·二”配备改为“五·一”配备(5名扣球手,1名二传手)。
“五·一”配备有优势,1个二传与队员配合比2个二传配合花的时间要少,配合也更加默契。
1979年6月,袁伟民带领中国女排赴日本打访问比赛,球队改打“五·一”配备。
当时的亚洲排联主席田丰很惊讶,问袁伟民:你为什么要改?
原来,当年袁伟民采用“四·二”配备时,世界很多球队采用“五·一”配备,后来他们纷纷效仿中国女排打“四·二”配备,袁伟民又改成了“五·一”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