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的时候,班里有一位姓时的同学,我们就按“时”字的本音来叫他的名字。语文老师听见了说:你们都读错了,这个字作为姓氏,其实读作“cí”,徐州话读作第一声。
我当时是半信半疑的,随着阅历的增长,发现果如语文老师所说,徐州上岁数的人说这个姓时,都发成“cī”音。
但为什么要读成“cī”音呢?经查,时姓作为姓氏,其实是读作chí。
时姓主要源流有二:
其一,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申叔时。申叔时的后裔子孙中,为了有别于其他家族,以其先祖名字为姓氏,称时氏,史称时氏正宗,望陈留郡。该支时氏正确读音作chí。
其二,源于春秋时期宋国公子来。据《沙溪时氏家谱》、《河南南阳时氏家谱》等记载:“宋大夫来,启公之孙,采食于时,因地受姓,始姓时。”启公就是微子启。周武王灭殷商建立周朝后,封商王子微子启于商丘,建立了宋国。春秋初期,启公之孙公子来受封在时邑(今安徽阜南中岗),因地为姓,过去读作shí,今读作chí。
徐州的时氏,堂号有“寿春堂”、“留犊堂”。关于家族先世情况,族人并不清楚,族谱不见记载。“留犊堂”一族,明代的时候祖居地在时家楼(今丰县张阁之东),因黄河泛滥而没入湖中。
根据最新的资料显示,徐州时氏家族最早开始于明代宣德五年,时广创建徐州左卫,并担任卫指挥使。从时广开始,渐渐形成一个大家族。
时广,其父名时忠,河间府献县人。元末明初,时忠因功官至济州卫世袭指挥使。宣德五年,时广受命创建“徐州左卫",并任指挥使 (正三品,月支米二十四石)。其后由时玉、时宝、时用、时熙四代人先后袭职。彭城时氏家族在造船、抗倭、水道治理等方面成绩卓著,振威东海,为明朝的海防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时氏族人居住地分布:徐州市区土山寺(现已拆迁)、陆港区柳新、沛县时口、沛县时王庄、睢宁时堰、宿州埇桥区时村等地。
山东单县时家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