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两栖飞机历经百年的发展,已成为飞机大家族中的稀有机型,但其在现代航空业中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却不容忽视,水陆两栖飞机独特的水陆起降特性更使其依然具有在民用和军事多个领域应用的优势。除了陆基飞机常规的设计制造技术外,水陆两栖飞机特有的关键技术则是保证其优良水面起降特性的技术保障,也是航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AG600黄领才总师在中国最硬核的航空学术期刊《航空学报》2019年大飞机专刊上发表了论文:
小编特意从该论文中摘录综述出本文,从传统布局和现代创新布局两个方面,来了解水陆两栖飞机的设计特点和技术特征、水动力特性和气动特性等关键技术、产业应用领域及前景,与各位航空爱好者和从业者分享。
一、水陆两栖飞机百年发展史
水陆两栖飞机是指既能在水面起降,又能在陆上起降的固定翼飞机,是在水上飞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最早的水陆两栖飞机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英国的维京公司(Viking)研制了大量的水陆两栖飞机,主要用于非洲探险和军事用途,如搜救、反潜、巡逻、轰炸等。
最著名的机型肖特“桑德兰”多用途四发水陆两栖飞机,曾经在大西洋巡逻达12小时。
肖特“桑德兰”多用途四发水陆两栖飞机(图片)
从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后期,美国西科斯基公司(Sikorsky)的S系列水陆两栖飞机广泛用于全球的航线跨洋飞行,格鲁曼公司(Grumman)研制的轻型多用途水陆两栖飞机鹅式(Goose)和野鸭(Widgeon)进入民用市场,美国空军发现了它潜在的军用价值,水陆两栖飞机开始在军用和民用方面广泛流行。
西科斯基公司(Sikorsky)的S系列水陆两栖飞机(图为S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