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的老照片
被敌人发现以后,杨成余并没有第一时间开枪,而是大声地喊道:“站住!你们已被我军包围,赶快投降!”
敌人看到杨成余如此的有恃无恐,以为他说的是真的,最后全部举起了双手投降。
最终,杨成余和战友们凭借着智谋和勇气,成功俘虏了国民党军9名士兵,并且缴获了敌机枪一挺、步枪5支。
战后,杨成余被提升为副班长,在英雄表彰大会上,更是被部队授予一等功一次,部队领导亲自给他戴上了军功章。
杨成余老人对当时领导的话,至今记忆犹新,他说:“当时首长握住了我的手,对我说道‘真是好样的,厉害啊!3个人竟然敢俘虏9个人!’”
1949年11月,大部队开进了大西南,开始了漫长的西南剿匪战斗。
大西南地区由于地貌地势的原因,到处都是高山茂林,崇山峻岭连绵不断,石灰岩地形造就的奇异山洞众多,给土匪武装提供了很好的掩护。
国民党的一些残兵败勇,陆续撤退到了大西南地区,他们通过和当地的土特武装勾结,企图阻止解放军解放大西南。
这些土匪武装神出鬼没,不仅打家劫舍,更是烧*抢掠,恶事做绝,当地的老百姓根本就没有好日子过。
“那时候敌军在前面撤退,我们在后面紧追,有时候一天要行进八九十公里的路,几乎是没日没夜地前进,直到把敌人逼退。粮食不足时,1个连120人,一顿只吃12斤米。”说起当时的情形,杨成余老人明显有些激动。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急行军
在大部队向大西南进军的过程中,杨成余跟随着大部队南征北战,和敌人浴血奋战。
在战斗中,杨成余总是一马当先地冲锋在前,因为他在战场上表现突出,1950年再次荣立一等功一次。
1951年2月,在江东剿匪的战斗中,部队行军的路上,哨兵探路的时候,发现有一伙土匪闯进了附近的一座村庄。
大部队急行军的任务不能耽误,但是侵犯老百姓的小众土匪也一定要清理。部队决定留下一支小队,专门负责歼灭这伙土匪。
杨成余带领着全班战士,光荣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就在他带着战士们赶到村庄的时候,结果发现又来了一些接应的土匪,人数大大地超过了哨兵探查的人数。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杨成余知道,硬打硬干是不行的,他和战友们从小路偷偷地摸进了村庄,在村外的必经之路上设了一个伏击圈,只等土匪的到来。
等了没多久,土匪们抢完了村庄,果然打算从伏击圈方向离开。
等到土匪全部进入了伏击圈,杨成余下令:“给我打,狠狠地打,不要怕浪费子弹!”
经历了一个多小时的激战,杨成余带领着全班战士,终于将这一伙土匪全部歼灭了。至于那些土匪抢来的东西,全部归还给了被抢的老百姓。
随后,杨成余和战士们一起,拖着疲惫的身子连夜赶路,终于追上了大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