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参加过开荒的村民陈志芦说道:“那时候,他已经五十多岁了,而且身体也不太好。开荒是十分辛苦的,但是他从来都没喊过一声累。经常赤脚走在冰天雪地里,脚掌被石头冰块划破了,他也只用稻草简单包扎下。”
据杨成余的日子梅珠凤说道:“那几年,老伴常年在蛇蟠岛上开荒。一年到头,只有腊月二十八,才能见到他的身影。”
然而,即便杨成余如此不遗余力地工作,但是他的工资并不高,每个月仅仅只有十几元的工资。
在国家最困难的那几年,家里的5个孩子饿得哇哇叫,但是身为生产大队大队长的杨成余,没有占用村里一粒粮。
那时候,除了十几元的工资,剩下的全靠妻子梅珠凤带着孩子们砍柴、种地攒工分,帮助丈夫减轻一点负担。
杨成余老人和他的老伴梅珠凤
参与海岛开荒的工作,杨成余整整干了几十年,经过大家的努力,昔日荒芜的海岛上,筑起了一道20公里长的海上堤坝,开荒耕地良田共计1.58万亩,彻底解决了旁亭镇老百姓的温饱问题。
杨成余老人深藏功名六十年,杨从未向别人提及过自己当年的英勇事迹,更没有因此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旁亭镇杨成余老人住处的附近,有一个广场,名字叫做“初心广场”。
老人在“初心广场”敬了一个军礼
天气好的时候,老人还常常会到广场上转转,他对别人说:“这个广场好啊……名字取得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