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他感到惊喜的是,这类视频的播放量、点赞量总能收获不错的效果,这也坚定了他想把一线赛场传递给更多球迷的初衷。对「流量」和「专业」的平衡,他坚定地认为:「作为一个百万博主,我必须为球迷引领一些有价值的内容,而不仅仅是追求点赞和流量。」
在现代足球中,数据分析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内容相对枯燥,我们很少能够在短视频平台看到足球数据分析。于鑫淼深谙此道,数据分析是展示博主专业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比赛数据的深入分析,不仅能够为观众提供更为详实的比赛信息,还能够借助数据展示球队和球员背后的故事。
截至目前,于鑫淼的「数说欧冠」系列栏目播放量超1700万,虽然效果不如短评类节目,但他提到,之所以坚持花时间制作「数说欧冠」系列,就是为了引领球迷以专业角度看足球。
「这个节目算是整个账号制作最为精良的系列,包括配乐、机位、灯光、文案撰写、剪辑等方方面面都是我一人完成的,作为这个时代下的自媒体人,我需要有这样一个栏目让自己保持专业嗅觉。」于鑫淼意味深长地说道,「数据是我能够通过自己努力做到的,故事是能够通过我的搜寻做到的,第一现场是可以通过我自己花钱做到的。」
不难看出,在足球内容层出不穷的时代下,于鑫淼的内容别具一格,数据、故事、第一现场这三个元素不仅成为了他自媒体的核心,也彰显了作为职业足球解说的专业视角和投入,经过多年的运营逐渐打造成了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足球「朋友圈」。
新媒体视角下,「第一批解说员」该如何破局
随着转播技术不断提升,大众能够接触到的体育比赛转播也随之增多,人们对体育解说的风格需求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单纯描述场景和赛事简介已不能满足大众的专业化观赛需求。
在电视时代,一名优秀的解说员需要在平时积累大量的社科知识,并在比赛前做大量的针对性准备工作,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解说,并引导泛体育观众关注比赛中最精彩的部分。这一时期涌现出了黄健翔、刘建宏、贺炜等众多优秀解说员,丰富的知识积累和严谨的工作风格,让他们积攒了一批拥趸。
而PPTV、乐视、腾讯、爱奇艺、咪咕等新媒体平台入局体育转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体育解说行业的革新,解说员的个人风格已成为观众选择观赛平台的重要因素,甚至成为了各大平台营销的核心竞争力。
以于鑫淼为代表的新一批解说员也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进入该行业的。于鑫淼向氪体表示,十几年前各种新媒体转播平台出现,然而,老一批的解说员并不会来到平台解说,行业中是比较缺乏新鲜血液。
「我会把自己定义为‘第一批解说员’。」于鑫淼说到,「例如央视的体育解说前辈们,他们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与路径,而且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才能一步步走到全国观众面前。但对我们这一代而言,解说员不是铁饭碗了,新进入行业的既需要如何思考打磨自己的解说技艺,还需要下苦功夫琢磨个人风格的呈现。」
在于鑫淼看来,目前国内的体育解说行业越来越「卷」,如果以固化思维做内容的话一定做不成,研究大众真正喜欢看到、听到的内容才是硬道理。
6月11日,国足关键战,于鑫淼与观众互动
6月12日,欧洲杯带货专场,观众反响热烈
近几年,联系于鑫淼的MCN公司不在少数,但他也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能够在内容、直播等方面同频的合作伙伴。
一方面,ECO互娱在体育短视频内容上的成功案例,让于鑫淼对深度足球内容的呈现方式非常期待,双方即将推出球员访谈、足球战术分析等更多元化的短视频内容;另一方面,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为广大球迷们带来丰富的足球周边产品,共同打造的直播带货专场也将在欧洲杯期间陆续上线。
历经十年在解说行业的「摸爬滚打」,从用山东话说球的解说新人,到坐拥百万粉丝的足球KOL,于鑫淼完成了一次职业生涯的蜕变。跨过而立之年的门槛,我们依旧看到了他身上对于足球的热情和干劲。
关于未来,于鑫淼总是提到「对优质内容的追求」。或许对于这一代足球解说而言,不仅仅是对职业的坚守,更需要肩负起足球文化传播的责任与使命。正如他自己所说:「用心做内容,一定能站着把钱挣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快节奏的短视频时代,于鑫淼能够用专业和真诚,在足球解说的舞台上,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