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本来打算专心学习或工作,结果打开电脑没多久,就忍不住刷起了手机。
一条短视频接着一条,一看就是半个小时,等回过神来,时间已经不知不觉流逝。
而此时的你,不仅事情没做完,还多了一丝焦虑和自责。
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该集中注意力,却总是忍不住分心?
很多人觉得,注意力很难集中就被当作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好”,可实际上这更像是大脑的“本能反应”。
大脑喜欢“即时满足”我们的大脑天生喜欢新鲜感,每当刷到一条新消息、一条短视频,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让我们感到短暂的愉悦。但这种快感很快消失,于是我们忍不住继续刷,不断追逐这种刺激。
过多信息让大脑疲惫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信息,每天我们都要面对无数的推送、消息新闻让大脑一直处于处理信息的状态,导致思维变得越来越浮躁,难以进入深度专注的状态。
任务切换的“隐形成本”研究表明,每次从一项任务转换到另一项任务时,都会存在“切换成本”。看似仅仅是分心了那么几秒钟,但是大脑需要额外的时间来重新进入工作状态,其效率反而变得更低了。
或许有些⼈认为偶尔将注意力分散开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但事实上,如果长时间处在注意力无法集中的状态之下,就很有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不良后果。
- 工作效率下降:频繁分心会让你做事越来越慢,甚至做错事,需要花更多时间来弥补
- 学习能力下降:无法集中注意力,就很难深入思考,导致知识吸收变差,影响长期成长
- 增加焦虑感:任务没完成,时间被浪费,最终导致压力增加,内心焦虑
- 人际关系受损:如果习惯性在社交场合看手机,会让人觉得你不够尊重别人,影响人际沟通
要是你正为注意力难以集中而烦恼呢,那就试试下面这几种办法吧。
注意力预算”管理法注意力宛如金钱一般,属于有限的资源。相较于让它被零零散散的信息所消耗,倒不如有规划地进行分配。
✅设定专注时间段“番茄工作法”,每次专注25-45分钟,中间休息5-10分钟,提高效率
✅优先处理最重要的事情:每天早上列出1-3个最重要的任务,在注意力最充沛的时候完成
✅减少任务切换:一次只做一件事,专心写文章时,不要一边听播客、一边刷社交媒体
进行“数字断食”,减少外界干扰要是你老是控制不住要看手机,那就能试着使用“数字断食”这种办法。
✅设定无手机时间: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段(如晚上9点后),不再看手机,让大脑适应无干扰的环境
✅开启“专注模式”:iPhone和安卓手机都有“专注模式”或“勿扰模式”,可以屏蔽不必要的通知
✅物理隔离法:在专注工作时,把手机放远一点,甚至直接放到另一个房间
给自己“制造门槛”,降低分心的概率大脑会选取“最为便捷获取的快乐”,因此能够借助营造“应用成本”以降低注意力分散的情况。
✅让干扰变得不方便、微博这些容易让你上瘾的应用放在手机的最后一页,或干脆删除
✅用“奖励机制”代替“惩罚”:完成一项重要任务后,奖励自己看10分钟喜欢的视频,而不是无目的地刷社交媒体
训练“专注力肌肉”专注力和肌肉一样,需要训练,才能变得更强。
✅每日冥想5分钟:闭上眼睛,关注自己的呼吸,让大脑短暂休息
✅做“单任务训练”,吃饭时只吃饭,不看手机;散步时专注于周围环境,不听播客
✅培养“深度工作习惯”:每天至少安排一段1小时以上的深度专注时间,比如阅读
总结:告别分心,从今天开始!注意力乃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唯有学会把控它,我们才能够切实高效地工作、深入地学习、提升生活的质量。
从今天开始,给自己一个挑战:设定一个30分钟的“无干扰专注时间”,看看你能完成多少事情!
你是如何应对注意力涣散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