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围炉,历来是冬日里属于中国人独一份的“仪式感”。
古朴的茶桌椅、精致的茶器,三五好友饮酒煮茶、围炉夜话,这是历史记载中的冬天生活,有的是“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融融暖意,和“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闲情雅致。
今冬,中国古代素有的“围炉煮茶”也正乘着新中式茶饮的东风回归,与现代生活进行深度融合。随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申遗成功,民间也刮起了一场围炉煮茶热潮,彰显着传统茶文化对中国人生活美学的深刻影响。
让茶文化贴近更多人
小小的炉子上,炭火不明不灭,壶里的水慢慢沸腾,冒出团团白气和细密水雾。伴着茶香氤氲,屋内逐渐温暖起来,品一口茶,口感绵柔,滋味甘甜。
昨天(12月11日)上午,在嘉定区州桥老街的一家茶室,一场冬日围炉煮茶会正在进行。这周茶会品尝的是一款名叫“沐月山塘”的白茶。
“这茶喝下去,感觉胃里好像有小溪在蜿蜒流动。”几乎每周都来参加茶会的陈印豪,从十年前就跟着爸爸来州桥这间茶室喝茶。
陈印豪说,除了会友,围炉煮茶还兼具自制茶的趣味性:“可以根据当时的天气情况,决定在茶里面添加什么东西。”遇上阳光明媚的时候,放入几片陈皮;阴雨天连绵的时候,投入几颗话梅,让茶味更清新;雾霾天则可以放入几朵馥郁芬芳的玫瑰花瓣。“这种好友之间轻松地玩茶、品茶,是围炉煮茶特有的氛围感。”陈印豪说。
随着围炉煮茶的兴起,茶室主人沐丽莎也感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逐渐爱上了喝茶:“以前我们只看到老年人在喝茶,现在有大群年轻人参与到喝茶的氛围中来,回归中国的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