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
从小,我们有什么事都习惯找妈妈。
"妈,我渴了"
"妈,我饿了"
"妈,我能出去玩吗?"
即使只有爸爸在身边的时候,也就一个问题问得最多:“爸,我妈呢?”
在我们的心中,妈妈似乎是无所不能的。长大后,我们渐渐发现,原来妈妈也会老去、会疲惫、会脆弱。
母亲节虽然只有一天,但对妈妈的爱却岁岁年年,这份健康指南和体检建议,送给所有妈妈们,爱你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产后腰背痛:爱的印记
十月怀胎的辛苦,我们或许无法感同身受,但我们要知道,妈妈在*和生产过程中,承受的痛苦是巨大的,特别是腰部。
据不完全统计,50%~80%的孕妇在妊娠期的某个时间点会产生腰背部疼痛,而高达68%的妇女,症状可持续到产后期12个月甚至更久。因此,产后腰背痛是已生育女性的普遍现象。
【小贴士】
身边人主动去学习,教妈妈正确的坐姿、站姿和其他日常活动姿势,减轻腰部负担。
鼓励妈妈进行适度的运动,如瑜伽、散步等,有助于增强腰部肌肉力量。
如果疼痛持续不减,建议带妈妈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查明腰痛的原因并做相应的治疗。
骨质疏松:隐形的威胁
据调查,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绝经后,妇女的骨骼密度会逐渐下降,这增加了骨折的风险。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约2亿名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中国 50 岁以上人群中,每 5 位女性中即有 1 位患有骨质疏松,且女性 50 岁后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高达为 1/3。
遗憾的是,很多患者往往在骨折后才发现自己患病,而骨折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大幅下滑,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小贴士】
骨质疏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而导致的髋骨骨折,死亡率很高。
所以,记得叮嘱妈妈:每天要喝 300~500ml 牛奶,如果患有乳糖不耐受喝纯牛奶会腹泻,那么可以喝无糖酸奶或舒化奶。
另外,每天还得多吃绿叶菜补充丰富的维生素K,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也都与降低骨质疏松风险有关。
尤其建议女性到40岁以后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骨质疏松。
小便失禁:可防可治
一提起尿失禁,我们可能最先联想到的是婴幼儿、生活不能自理的残障人士、卧病在床的老年人。事实上,尿失禁在中老年女性群体中也很常见。
引起尿失禁的因素很多,如雌激素水平低下、生育次数和方式、盆腔脏器脱垂等。
很多人出现尿失禁后,常因羞耻、尴尬,不敢出门与人交流,长期以往导致心理压力大、抑郁。但值得庆幸的是,尿失禁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