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和小麦粉是中国家庭必备的主食,南方的人,主要以大米为主食,北方人以小麦粉为主食。但很多人都有一个问题,就是大米和小麦粉很容易生虫的问题,在淘米的时候看到里面黑色的虫子,直接就没有食欲了。
生了虫的大米还能不能吃呢?如果扔掉吧!有很浪费,不扔的话又担心不好,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说一下吧!
米虫,又叫麦牛,学名叫米象,是一种节肢动物门象甲科动物,体型在0.6厘米左右,颜色多为红褐色或者沥青色,主要食物是大米、小麦、玉米等谷物作物。
米虫的繁殖能力很强,只要温度合适,大约30天就可以繁殖一代,一次产卵多达500粒,幼虫一个月就可以长成成虫。所以说,只要发现了大米中开始出现麦象,用不了多久,里面就会有很多米象。
1、粮食里的卵
由于大米和小麦的淀粉含量很高,米象在还没有收获时就会把卵产在种子里,我们用肉眼根本看不出来它的存在,只要温度和湿度适宜,虫卵就会开始生长发育,然后孵化出来。
2、储藏或运输中有虫源
大米在运输中和加工时很可能会受到虫源的影响,我们买回去之后,装米的容器里面也可能会有米象的虫卵。
有时候其它粮食的米象也会爬进来开始繁衍,这就造就了大米里的米象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