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史箴图》里的执笔
二指
执笔法,必然是单钩。
在东晋,这种二指单钩很可能是主流。
━
东晋画家顾恺之画里的人物多数都是这样执笔,可以猜想,书圣王羲之或许也是二指单钩。
这种二指单钩执笔法,也叫“拨镫法”。
所谓“拨镫法”就是“拨灯法”,因为灯台多是金属材质,所以有时也写作镫。
辽代壁画里的拨灯侍女
━
当然,也有人把“拨镫法”的“镫”释作“马镫”,认为“拨镫法”是说执笔和踩马镫一样,要“推、拖、捻、拽”各种发力。
按这种理解,一般的执笔法好像都可以冠以“拨镫法”的美誉。
二指执笔法在现在也可以算是一种比较主流的拿笔方式,尤其在写小楷的时候很多老师都用这种方式执笔。
这种执笔方式只要注意让笔杆保持垂直于纸面即可。一般来说,写小楷时二指执笔要比五指更轻松一点。
回腕执笔法
除了
这些画风正常的执笔法,书法史里还有一些画风奇特的执笔法,比如回腕执笔法。
━
这个回腕执笔法,据说也是古法。
西晋时期的索靖在《草书势》里写“使伯英回其腕”,伯英是书法家张芝的字,莫非张芝就是回腕执笔?
那回腕具体怎么个回法呢?
清人周星莲在《临池管见》里是这样解释的:掌心向内,五指具平,腕竖锋正,笔画兜裹。
这样写字未免太累了吧?
难怪晚清书法家何绍基用回腕执笔法临《张黑女墓志》会湿透衣服:每一临字,必回腕高悬,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约不及半,汗挟衣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