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没有目标没有理想的人怎么办,一个人没有计划和目标真的很可怕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5-04-13 21:50:39

大部分人,都会经历一个阶段,就是不知道生活的主线是什么,每天重复做同样的事情,比如上班—下班—娱乐—睡觉,周而复始。重复的日常,总是让人萌生很多无聊或者消极的情绪。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你究竟是活了 365 天,还是活了 1 天,重复了 364 遍?”

如果你没有目标,那你每天实现的就是别人的目标。比如你是打工人,你没有自己明确的“主线任务”,那你就是一直在帮老板实现他的目标而已。

如果作为打工人的你很清楚自己要什么,你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在职场中获取自己的资源,看看在这里能不能扩充自己的人脉,我能学到什么技能之类的,有一种“万物皆为我所用的心态”。下班后也会利用时间去提升自己。

每天在麻木地过着同样的生活,有些伙伴,也会有一天突然意识到要改变,发誓要自律,要改变,给自己立个目标,结果“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归其原因,还是目标不够坚定。想要目标坚定,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发式,另一种是外在推动。

自发式,就是你自己可以驱动自己,坚定地往目标走。

外在推动,就是你需要别人推你一把,或者环境影响,让你不得不改变。

不用别人监督,不需要环境影响就能做到驱动自己的人,是极少数,这类人大概率是天性喜欢自律或者后天刻意锻炼过自己的“理智脑”。

绝大多数的人,是需要外在推动的。比如说很多要减肥的人,是因为被人说“你胖了啊!”,或者是体检指标异常了,才意识到要减肥,没有外在条件影响,让一个发福的人保持健康饮食,很难做到的。

这很正常,因为我们天性就是喜欢享乐,要让我们的脑子长期做一件困难事情,没锻炼过大脑,是做不到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想要坚定目标,想要改变现状,要么身边有个“贵人”一直督促你,教导你,带着你进步;要么就是让环境影响自己。

可哪有那么多人能遇到贵人,我们大部分人能做的,就是利用自己所在的“环境”。

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利用环境”而不是“改变环境”。

你说谁能真正改变环境,很少吧。我们利用环境,就是让环境中这些让我们“不舒服”的部分,成为我们“改变自己”的动力。

比如环境中有很多令你讨厌的人,那你就想办法强大自己,让自己有底气离开。

有时候,糟糕的环境反而能让我们进步,比如低谷期,比如绝境。当然了,我们不主动追求这些,我们不歌颂苦难,但是当这些“苦难”自己找上门的时候,我们就必须得“觉醒”了。

那么,我们普通人应该如何坚定自己的目标呢?

一个没有目标没有理想的人怎么办,一个人没有计划和目标真的很可怕(1)

01

确立好自己的方向

坚定目标,第一步就是选好方向。有句老话是这样说的——“选择大于努力”。

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选择,才能让这个方向是对的?

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在做一件事之前,要花时间思考这件事的本质,也叫第一性原理,否则很容易走偏。

第一性原理:是一种“打破常规,回归本质”的思考方式。简单来说,就是遇到问题时,不要被现有的经验、惯例或别人的做法束缚,而是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追问到最底层不可再分的“真理”,然后从零开始重新构建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结合“第一性原理”,抛开社会期待、他人评价、固有路径等,多想想你最底层的需求和能力是什么?

多问自己:我活着的核心需求是什么?是单纯为了生存,还是说做擅长的事情,让工作和生活更快乐?还是说压根就不想上班,打造自己的“睡后收入”?

不要总说“我会什么”,而是多想想“什么事只有我能以我的方式做好”。

比如有些人在不断思考和总结后,发现自己的底层需求是“不断学习新东西”,而不是在单一的职场按部就班,所以他最终选择了新媒体领域,或者做科技、AI行业,而不是父母要求他做的公务员。

一定要想,反复想,你最渴望的生活模式是怎么样的?你可以拿出一张纸,写下:“抛开所有社会规则,我理想的一天24小时是怎么样的?”

这个画面就是你的第一性方向。

哪怕你的理想是躺平,那么为了能达成持续“躺平”,你该做些什么?

一定要记住:别人让你做的,那是别人的方向。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方向,那么你一生都在努力实现别人的方向,在做别人让你做的事,生活在别人的观点和价值观里,一直为别人而活。

当你按照第一性原理去定下自己的人生方向的时候,你可以看看这个方向有没有做出成果的人,有的话就去对标,去学习他的成长路径,这样你就可以验证自己选择的方向是否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现在各个平台都有不同领域的“牛人”,他们都有自己的账号,只要你用心搜索,你绝对能找到你可以对标的人。

所以,你想清楚自己人生的方向是什么了吗?你可以阅读完本篇文章,找一张纸写下来,或者写到手机上。

一个没有目标没有理想的人怎么办,一个人没有计划和目标真的很可怕(2)

02

升级你的“目标”,变成“体系”

选择方向,是你要完成的第一步,那么第二步就是让你做的事情变成习惯,第三步就是让习惯形成“体系”。

这个怎么理解?

举个例子:你找到了一个被市场验证过值得做的事,比如写作,那你就分析:为了能持续写作,应该做些什么?于是你就想到要大量阅读,有大量的知识储备你才能更好地写作,那么你就会刻意去培养长期阅读的习惯。

养成习惯是非常关键的,只有习惯能让你更轻松去做一件事,哪怕这件事一开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说白了,就是让你的脑子感受到困难事物的乐趣并且上瘾,这是要练的,每天练,不断练,直到它成为你的习惯。

为了养成习惯,你必须在前期设置一个较低的难度去做,这是《微习惯》里面的策略。比如你想锻炼,第一天就做一个俯卧撑就好,第二天做两个,以此类推到第三十天,你做到了30个,慢慢地你做100个俯卧撑也变得轻松。

这里有两个核心要点:一是每天做,二是不要对结果有期待。

每天做点什么,而不是寄希望于偶然干了某事,然后人生突然发生巨大改变。

获得惊人成绩的唯一途径,就是重复每一个小步骤。

不要小看习惯的力量,习惯变成自然,就会变成你的潜意识。还是拿写作为例,当你为了写作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那你就形成了“长期阅读”的体系了,那么你接下来专注打造“写作的体系”即可。

这就是让你坚定目标的奥义:选择方向—形成习惯—变成体系。

一个没有目标没有理想的人怎么办,一个人没有计划和目标真的很可怕(3)

03

延迟满足

当你形成了做事的体系,你就会发现成事路上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

此话怎讲?因为诱惑无处不在,哪怕你形成了习惯,但是“舒服圈子”的习惯会覆盖你辛苦养成的“好习惯”。

这时候需要我们刻意去让自己“不舒服”。

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不舒服的状态做事,叫进步。

但这里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要让自己进入一个恐慌区,否则你会内耗,你想想啊,你设置了一个难度很大的挑战,你是强迫自己去做的,长期刻意控制意志力是很辛苦的。你只需要在自己的“舒适区边缘”做事就好,有一点点不舒服,但是也能接受,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扩大你的舒适区。

比如你跑步,每天跑5公里是你的舒适区,那你可以选择接下来一段时间,每天增加100米,这个“100米”是你能接受的增加额度,增加到6公里,意味着你用了10天,你在6公里这个范围跑一段时间后,你再启用这个每天增加100米的方法,这样你渐渐地就会发现,过了几个月,你跑10公里都很轻松。

这就是在舒适区边缘做事,然后慢慢扩大自己的舒适区,可以运用于你任何在做的,让你成长、提升的事情。

一定要延迟满足,因为这个过程是很慢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极强的天赋,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要深耕,甚至“死磕”才能得到一个结果。

你一定要做好这样的觉悟,如果你想你的人生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向去活,就做好抵抗诱惑、反复抗下挫折的觉悟。

慢就是快,很多时候成事的条件没那么复杂,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过程中多学习有成果的人,借鉴他们的方式,去优化你做的事,剩下的就交给时间。

一般人是做不到这样的,你做到了,那你就不是一般人。

一个没有目标没有理想的人怎么办,一个人没有计划和目标真的很可怕(4)

04

结语

有一句老话,叫“进窄门,耕瘦田”。它的含义是:我们要选择少有人走的路,专注长期价值,甘愿忍受短期的艰难,换取真正的深度成长或独特优势。

真正的长期主义,不是简单的“坚持做一件事很久”,而是一种穿透时间、对抗人性短视的深度策略系统

如果你不想一直活在别人规定的“方向”中,你就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定下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确自己要做的事。

以终为始,你可以把现在的自己当作100岁的自己,然后你回顾这一生,我有没有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然后回到现实,你就会发现,只要你还健康,你就能做很多事情去改变自己。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

不要让懒惰、拖延成为你人生最大的问题。

最后,分享《少有人走的路》里面的一句话:“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一个没有目标没有理想的人怎么办,一个人没有计划和目标真的很可怕(5)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