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的工作中,保育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将爱心、耐心、细心融入日常保教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在身体、心理、认知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营造安全温馨的环境
幼儿时期,一个安全且温馨的环境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在物质环境创设上,我会确保教室的每一个角落都不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桌椅的边角都用柔软的防护垫包裹,电源插座安装在幼儿触碰不到的高度,玩具和教具定期检查、消毒,保证其安全性和卫生状况。同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布置富有教育意义和趣味性的主题墙饰,如春天的花园、动物的世界等,让环境成为幼儿的第三位老师,激发他们的探索*。
在心理环境营造方面,我始终以温暖、和蔼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用微笑和鼓励的眼神迎接他们入园,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需求,让幼儿感受到尊重和关爱。当幼儿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会引导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会理解和包容他人,营造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让孩子们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中自由成长。
二、科学合理的生活照料
生活照料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要内容,关乎幼儿的身体健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在一日生活中,我严格遵循幼儿的作息规律,从入园的晨检开始,仔细检查幼儿的身体状况,观察他们的精神状态,做到疾病早发现、早预防。
在饮食方面,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为幼儿介绍食物的营养价值,鼓励他们不挑食、不偏食。记得有个叫阳阳的小男孩,特别不喜欢吃青菜,每次吃饭看到青菜就皱眉头。有一次午餐时,我坐到他旁边,夹起一根青菜,笑着对他说:“阳阳,你看这青菜绿绿的,就像一把把小扇子,吃了它能让你像大力水手一样有力气,跑得更快哦!” 然后我自己先吃了一口,做出很美味的样子。阳阳被我的话吸引,犹豫了一下,也试着咬了一小口。我立刻表扬他:“哇,阳阳好棒,勇敢尝试了青菜,味道是不是还不错呀?” 在我的鼓励下,阳阳慢慢吃完了盘子里的青菜。从那以后,每次吃饭我都会多关注他,不断鼓励,渐渐地,阳阳不再抗拒青菜,还能主动吃一些了。
对于吃饭较慢或有特殊饮食需求的幼儿,我会给予耐心的照顾和引导,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吃饱吃好。同时,注重饮食卫生,提醒幼儿饭前便后洗手,餐具每餐消毒,为幼儿的健康饮食保驾护航。
午睡环节同样不容忽视。帮助幼儿营造安静、舒适的午睡环境,拉上窗帘,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幼儿放松身心,尽快进入梦乡。班上有个小女孩叫悦悦,刚入园时总是很难入睡,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我发现后,每次午睡时都会轻轻坐在她床边,轻轻抚摸她的额头,小声给她讲一个简短的小故事。慢慢地,悦悦的情绪安定下来,在我的陪伴下进入了梦乡。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陪伴,悦悦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午睡节奏,现在已经能自己安静入睡了。在幼儿午睡过程中,我会定时巡视,为蹬被子的孩子盖好被子,关注幼儿的睡眠情况,确保他们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下午的活动。
三、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
幼儿的学习是以游戏为基本形式的,在教育活动中,我充分利用游戏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语言领域的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对话,不仅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力。在科学探索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如放大镜、磁铁、各种植物种子等,让他们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科学的奥秘,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
除了集体教学活动,我还注重开展区域活动,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求,设置建构区、美工区、阅读区、角色扮演区等不同的区域。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伙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会在一旁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相互合作、分享经验,促进幼儿在社会交往、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发展。
四、家园共育形成合力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园共育对于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幼儿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每天利用接送幼儿的时间,与家长进行简短的交流,分享孩子当天的进步和表现。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级工作计划、幼儿发展目标以及科学的育儿知识,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共同促进幼儿成长。
此外,我还利用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家长保持随时沟通,解答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家长志愿者活动等,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亲身感受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促进了家园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
回顾这些年的幼儿园保教工作,我在关爱幼儿、精心照料、科学教育以及家园合作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也收获了孩子们的喜爱和家长的认可。但我也深知,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成长需求和特点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不断学习、持续进步,用更专业的知识和更诚挚的爱心,为孩子们创造更优质的成长环境,陪伴他们度过快乐而又充实的幼儿园时光,让他们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