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一首不太出名的老歌,歌名叫《悲伤的人是可耻的》。
让自己难受、压抑、不爽的本质是,用心理问题来代替解决实际问题。
任何事都是主动选择的,包括焦虑、内耗、不开心、不自信,都有其内在逻辑和动机,都是潜意识的一种策略和方案,只不过是无效而已。用自我惩罚来代替面对问题,用放低自己来寻求安全感。拖延,分心也是一样,用简单、熟悉的事,代替复杂、陌生的事,需要更高心理能量的事。用碎片化的行为代替系统性的行为。
系统总是倾向于变混乱,总是从高能态往低能量态跃迁,熵增是自然规律。
但是水往低处流,人往却能高处走,解决方案是什么?答案是时间、耐心,不急于求成。你不想面对一件事,其中的抵触和焦虑并不直接来自于不熟悉,不懂这些本身,而是来自急于求成,你无法忍受在这件事上的笨拙,毫无进展,从而转向无关但熟悉的事。
第一位是应该做什么,而不是熟悉或不熟悉。关注应该做的事,只是单单保持关注,哪怕毫无头绪,也强过的做了一堆不相关的事。明白这一点,就能忍受这种毫无头绪。
面对应该做但是不熟悉的事,科学的态度是,降低要求,甚至没有要求,以一种放松、自嘲的态度去调侃自己的不敢面对,目的就是让自己保持面对,保持脑子在思考这件事,但是不要求任何进展,这样大脑就不会因为焦虑而寻求转向其他。
记住,单单以一种自嘲的态度保持住对这件事面对的姿态就够了,不要求有任何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