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小山地上种着一排蕉芋。
这些蕉芋的叶子不是单纯的绿色,上面带点紫,而且可以看到蕉叶上的叶纹一层一层地,纤长而分明。
它们的叶子刚抽出来的时候,是卷成长长的一条,卷成了一个圆筒,朝着天非常的好看,还有点像小喇叭的感觉。
在《红楼梦》里形容未舒展开的芭蕉叶是“绿蜡春犹卷”,就是说芭蕉叶子卷起来看起来就像蜡烛。我觉得蕉芋的叶子也可以用这句话来形容。
蕉芋在江门的田里是很常见的,但专门去种一大堆的话,似乎也没有。它们只会在田埂边被当做是附带种上的一种植物。
蕉芋的花跟小美人蕉的花是一样的,花朵小的而颜色鲜红,小时候非常喜欢蕉芋的花。因为只要把花儿嘴上绿色的部分去掉,放在嘴里一吸,一股清甜的花蜜就可以甜丝丝地渗进嘴里。
每次看到蕉芋的花,就会想起张爱玲书里写的:“儿时的乐趣,采朵草花吸去花房里的蜜。”这个乐趣,是和“站在墙根下捧着碗吃饭乘凉,虾酱炒蓊菜拌饭吃。”的记忆一起的。
种蕉芋当然不是为了这一点点花蜜,对于江门人来说,有吸引力的是它在土里像竹根一样的根部。
将蕉芋根挖出来,它就是等同番薯、芋头、木薯一类的食物了。
不过,水煮蕉芋其实是不太好吃的。小时候,家里会经常把蕉芋、木薯、番薯、大芋头放进大锅里用水煮熟,然后整盆的端上来。被一番抢夺后,盆里剩下的就是蕉芋了。
蕉芋的味道很奇怪,没有特别让人辨识鲜明的味道,不甜不糯,有吃起来还会带着一种很强烈的植物的气息,就有野性难驯的感觉。
蕉芋在江门,最好最正确的吃法就是把它磨成粉。在市场上会经常看到婆婆姨姨拿出来卖蕉芋粉的,粉是白色的,不是十分的细腻,有的时候还会看到有颗粒的,但因为对肠胃好,且又清热去火,依旧大受欢迎。
煮熟的蕉芋粉味道跟藕粉、葛粉的味道都差不多。现在,母亲还会经常用蕉芋粉做成消暑的糖水。
蛋花掺在半透明的蕉芋粉中,因为加上了蔗糖,白色透明的蕉芋粉就会变成了金黄,就像一块琥珀。一丝丝的蛋花就像镶嵌在金黄的琥珀里面,非常地好看。
在吴志高的《茶神传奇》里说到建州的美食鸡茸,便是用蕉芋粉做的,描写得极细致,:
“那鸡茸也叫鸡绒,用纯瘦猪肉(鸡茸肉)半斤、鸡蛋四至六只,蛏干、目鱼或猪肚等切丝,蕉芋粉半斤,猪油四两。先将挑选过的猪肉中的精瘦肉剁细如‘绒’,慢慢将蛋打化渗进肉浆里搅拌半柱香时间,蛏干、目鱼、猪肚、香菇等温火煮熟后切成细丝。放适量水在锅里烧开,把蕉芋粉用水搅拌均匀,并将肉蛋浆随之逐渐下锅,一边煮一边在锅里搅拌使其均匀,煮至半透明状时,蛏干、目鱼或猪肚等细丝也同时加入,在煮熟起锅前加些猪油、黄酒,煮成后饰以葱花。”
作者说:“这道菜色泽泛白,晶莹透亮,味道鲜美,口感爽滑柔韧。”是道美味,感觉也可依法做上一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