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中路2260号小区推进非机动停车道规范化,建设小区照明设施,翻新了楼栋的大铁门,清理了僵尸车,并增设晾衣架。
海运小区修缮了污水管道。
幸福第一公寓新增了电子屏幕,还增设绿化箱。
绿泉家苑小区翻新了健身器材。
记者了解到,
彭浦镇幸福一村居民区的
多个小区在2023年度
完成了更新改造,
居民居住的幸福感大大提升。
“望闻问切”查问题
在这一轮的社区更新中,场中路2260号小区是首个进行微改造的小区。
场中路2260号小区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截至2023年8月,小区内常住36户,居民75人。它的前身是上海铁路局的职工安置房,由于原始资料的缺失,导致该小区建成至今仍无法成立业委会,由静安置业托管,是一个典型的无业委会、无公共收益、无维修基金的“三无小区”。
居住在此小区的居民
多以老年人为主,
面对公共设施设备破旧落后的现状,
居民渴望改善居住环境、
提升生活质量的呼声
日益高涨。
“我们2260号的门又坏了,到底谁来管?”
“我们都是老年人,小区里没有一盏路灯,晚上出门我们都担心会出事情,你们居委会能不能和物业沟通反映一下?”
针对居民反映的情况,经过实地走访,幸福一村居民区党总支的确发现存在楼道大门经常坏的现象。
因为一部分租客晚上回家晚,租客索性就让楼道门常开以便于回家,导致楼道门物业修一回坏一回,长此以往,物业不愿再维修。此外,小区路灯的设置牵涉到费用问题,排线和设备费用无处可来。
当时,场中路2260号小区不仅配套设施破旧落后,而且愿意站出来服务的志愿者也寥寥无几。
“对症下药”开良方
针对在走访中了解到的问题,幸福一村居民区党总支开出了硬件软件双提升的良方。多次召开楼组会议、支部会议,罗列出居民最关注的问题、矛盾最突出的问题。
确定问题后,居民区党总支火速召开总支扩大会议,决定开展党建微整治项目,以居民最关切的问题为出发点,集中治理小区突出的环境问题。
在该项目中,居民区党总支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召集区地区办、区镇人大代表、镇规建办、房办等部门,携手幸福实业有限公司、静安置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幸福一村居民区两委班子成员、第五支部党员、楼组微网格长、社区达人、热心居民等共同商议谋划解决。
项目包括设计非机动车停车道规范化、小区照明设施建设、铁门翻新、僵尸车清理、晾衣架增设、党组织宣传栏增设等。该项目于去年五月份启动筹划 ,9月份动工,10月份基本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