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脚线的主要作用有三,这也是直到今天,踢脚线依然是家庭装修中不可缺少的产品。
1、遮挡缝隙
无论是地板还是瓷砖,在地面与墙面相接的地方,一定会有一道宽宽的缝隙——这是为了防止地面因为热胀冷缩导致拱起。这道缝隙,就是给地面变形提供空间。
这道缝隙十分丑陋,于是踢脚线就出现了。利用踢脚线的厚度,可以将这道缝隙完全挡住。
除了踢脚线以外,还有一些其它挡法,比如用石膏板做悬浮墙壁、玻璃胶遮挡等等(如首图)。但是最实用、最经济的,依然是踢脚线。
2、好看
家庭装修中有很多“线”,天花板上有石膏线(吊顶)、墙壁上有腰线、地面上有踢脚线——看,高中低都有线。
这些线的存在,实际上是形成了视觉上的错落感。让空间变得更立体,它们彼此呼应,又相互制约。这一点,在装饰上的非常重要。
3、保护墙角
最开始的踢脚线有防污的作用——过去的布条墩布,一边拖地一边往墙上甩泥点子。踢脚线的存在,可以防止泥溅到墙上。
后来布条墩布慢慢取消了,踢脚线的防污作用也就有所减弱。不过现在的踢脚线依然有保护墙角不被磕碰的能力——踢脚线,就是防止脚踢墙角的线。
踢脚线尺寸
这里只说踢脚线的高度(单踢脚线的长度一般都是110cm):在踢脚线还有防污功能的年代,踢脚线要稍微高一些,这样防污能力才更强——最高的踢脚线曾经达到了25cm,不过家庭中极少出现。最常见的是15cm和10cm两种规格。
现如今的踢脚线已经不需要防污了,高度自然也可以降低一些。目前常见的踢脚线高度是6~8cm,最低的踢脚线可以做到3cm(上图中所用踢脚线就是3cm)。
踢脚线搭配
简单说一下踢脚线的色彩怎么选——搭配踢脚线,一般利用三种方法:
1、与门相配
踢脚线可以与门、门套的颜色相近或相同,这样做出来的房间更加有整体感。一般欧式、中式这种比较稳重的风格,建议这样搭配。
2、与地板相配
踢脚线的颜色与地面相似或相同,最好能用尺寸更小的踢脚线。这样看来,踢脚线可以和地面成为一个整体,更加灵动活泼。
3、反差
当地面与门的颜色相似时,可以选择深浅与之相反的踢脚线颜色——比如浅色地面和门,就可以选择深色踢脚线;反之亦然。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所有内容,如果想了解更多装修的相关知识可以关注公众号:北都国际装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