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动车组、国产大飞机、国产大邮轮……2025年春运,不少中国智造成为主角,让人看见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落脚。现代化国家不是轻轻松松一句口号,而是有它的“门槛”,全体国民的文明素质就是一项硬性指标。实践证明,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它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同频共振,也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出发向光而行,出行文明建设亦有相同的语境。
候车区域不侧卧,垃圾不随意扔,上下电梯不奔跑,所有物品都过检,安全畅通快速行……美好旅途需要大家共同守护,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文明举止,却能给周围人带来无尽的温暖和舒适。当我们纷纷传递文明的正能量,让出行更美好的春运氛围,就能逐渐成为现实。也要看到,出行文明建设不是靠口号或者愿景就能达成,而是需要通过一项项举措付诸现实。“一证通行”让闸机口不再拥堵,通过扫描座椅扶手“畅行码”得到精准服务,“静音车厢”里大家都在轻声细语……时代的进步,必然会推动文明的水位上涨,这种“赋能”,让我们即便在春运“人潮汹涌”之中,依然能拥有一份从容和淡定。
春运旅途的风景之所以美如画,不仅仅是一趟趟列车把我们从“他乡”带回“故乡”,更因为很多人主动把文明放入行囊。安静、温馨、舒适、整洁……这些美好的词汇,都足以成为检验国民“幸福感”的标尺。积极传递点滴温暖,优化公共空间氛围,拒绝不良负面行为——无数个人的“小”,方能构成春运文明出行里的“大”。其实想来,做好文明出行并不复杂:自觉、自发,用个体微光凝聚前行力量,这是我们该有的行为准则。目标所指、心之所向,当“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就能汇聚成充满温情与活力的“流动中国”画卷。(文字:谢伟锋 漫画:彭昕怡)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