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化妆
杨绛曾说:“女人,是什么料充什么用。女人在追求外在美的时候,不仅仅关注外表的好看,更注重内在的素质和修养,提升自己的内涵和能力。”
虽然化妆可以让人变得漂亮,但岁月总会让容颜老去,能让一个女人保持好的气质,就需要内外兼修。
一个不热衷于化妆但依旧明艳动女人,得益于内心的富足且自信,敢于接纳真实的自己。
杨绛一生岁未浓妆艳抹过,但不影响她从容大方、包容万象的温婉美丽。
她把大量时间花在了阅读与文学创作上面。
正因读万卷书,让她越来越明白向内寻求比只注重外表来的更加有意义。
杨绛在《我们仨》一书中说道:“女人最重要的不是把自己打扮得多么漂亮,而是无论遇到什么,都有让自己快乐起来的能力。”
智慧的女人都明白,比起打扮,更重要的是愿意接纳真实的自己,而不是用外物去点缀。
1958年,文学所安排大家下乡,听到消息,杨绛毛遂自荐,积极主动报名参加。
事实上,45岁以上同志是不用参加这次下乡活动,但杨绛还是想去了解外界的生活。
杨绛行李很简单,卷上铺盖,领着一个包就坐上了下乡的大巴车。
她被分到了太和庄,这里条件艰苦,村民们对城里来的学者充满好奇跟热情。
下乡后,因为条件限制,别说收拾打扮,连用水对他们都是难题。
但杨绛从未抱怨,乡下的生活虽然清苦,但是也满足了她的好奇心。
她在这里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农民是淳朴的,他们时常挂着憨厚的笑容。
有一位老奶奶,看到杨绛就拉着她说:“哎哟,才来这么几天,就没有原来光滑了。”
说着还会牵着杨绛的手,摸摸她的脸。
回京之前,队里开会总结,互相提意见,杨绛得到的评语中有一句是“能和老乡打成一片”,这句话着实让她高兴。
可见,不管是在哪里,不论是什么身份,只要待人真诚,总会收获到真挚的感情。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真正看起来漂亮的女人,不在于她的外表,而是在于内心世界的丰富。
长路漫漫,与其把时间花在外表上,倒不如去接纳取悦真实的自己,让自己过的踏实从容。
不打扮
杨绛曾说:“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人生就是一场心灵的自我修行,千锤百炼后让内心强大。
当你历经千帆后就会明白,人生最大的富足源自于朴素。
杨绛一生都秉承着简朴的生活态度,从未将精力花费在打扮自己身上。
《我们仨》问世以后,仅仅一年之中,销售量就超过了50万册。
丈夫跟女儿相继走了以后,她依旧深居简出,点灯伏案,笔耕不辍,独自整理钱钟书留下的手稿。
杨绛边读边整理,有的时候还需要粘贴、修补,因为有的手稿经历日晒雨淋,已经边角破损,上面满是岁月留下的伤痕。
最终,《钱锺书手稿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文学界的一件幸事。
2001年,杨绛把上半年所得的72万元稿费和之后出版作品获得的报酬全部都捐献给了清华大学。
并设立“好读书”奖学金,为那些寒门子弟可以好好读书提供经济上的帮助。
有趣的灵魂从不被世俗所累,即使她外表看起来朴实无华,但精神却富足而高贵。
一个女人若只追求物质带来的享受,而不注重内在修养,最终就会迷失自我。
真正高境界的女人,都会提升自己的精神修养,而外在却朴实无华。
一个人的*犹如无底洞,一旦追求物质满足,就会变成*的奴隶。
很认同这样一句话:“繁华三千终归零,淡到极致是朴素。”
一个有内涵的女人,往往对高尚的生活有着目标,更是自我觉醒的开始。
简朴让女人更加清醒与自省,在繁华与浮躁的世界里,让自己真正与优雅、知性同行,成为生命中最好的自己。
▼杨绛曾在书中写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一个真正过的好的女人,不在意外表的华丽和张扬,而更看重内心的真诚与富饶。
活的越来越好的女人,往往都懂得向内求,跟自己的灵魂对话。
远离无效社交,不过分在意外表打扮,丰盈大脑,把自己的生活过的充实而美好。
愿你能专注自我,向内成长,活成自己最理想喜欢的模样。
作者 | 诗漫·清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