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特地去市民之家查了自己的户口簿是否是农村户口?原因是孩子学校发了份2025年普通高校专项计划申报文件,需要家长确认自己的户口性质!其实我自己知道自己的户口是非农,但是还是去确认了一下。那么我想在这篇文章里跟大家聊的内容是:对于户口性质,我们是否真实了解其性质相关的背景和不同意义。
因为自己是非农户口,所以我就特别的去了解非农户口相关的权益和优缺点。
农转非后,户口性质从农业户口变为非农业户口,即城镇户口。这一转变意味着个人不再享有农村集体土地的相关权益,如
责任田和宅基地使用权。
历史背景
农转非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国家改革开放后城市发展和规划的需要。通过划拨土地、商业网点建设等政策,将部分农业人口转变为第三产业劳动人口,户口性质也随之改变。
居住地与户口性质的关系
即使农转非后个人仍居住在农村,其户口性质仍为非农业户口。户口性质与居住地并不完全挂钩,一个人可以居住在农村但拥有城镇户口。
权益变化
农转非后,个人将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待遇。同时,可能失去农村土地权益,但在教育、就业等方面可能获得更多机会。
由此可见,非农户口虽然说不能再有农村土地的相关权益,也不能在农村建房子,也不能享受国家对农村户口政策的倾斜和扶持。比如说孩子上学,分数上有所加分,等实际关怀,所以很多人想户口迁回农村,但是,按政策上的要求,很难,除非是你在农村有田地,房屋,可能有机会回去。尤其是今年的两会又再次明确要保护农村土地,和农民权益!防止城市居民回农村圈地,占地!所以不难看出,国家对农村的建设和关怀是真心实意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非农户口也要一些农村户口享受不到的权益,那就是医疗保险,养老,子女教育方面,这也是作为我们的父辈他们当初的初衷也是为了子女有更好的教育环境,才举家搬迁至县城,白手起家,这当中的艰辛和困难,作为那个时候我还是小学阶段就有深有体会!光搬家就搬了四五次,最后才自建房屋定居。可是还是有很多人抱怨父辈为什么要把户口改为非农,从而享受不到农村户口的政策!这正是我想说的,很多事情,我们不能只想到只要好处,却忽视了其相应的代价和成本,因为好与不好,取与舍!都是相对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