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本该是春风拂面,可2025年4月10日至12日,华北和南方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华北刮起了十年难遇的大风,沙尘滚滚;南方则是今年最强风雹,冰雹噼里啪啦。怎么回事?我们该咋办?
北京在4月11、12日遭遇近十年来最强劲大风。大风橙色预警,11-13级阵风能吹倒直径30厘米的树!树都吹倒了,可见风有多大。孩子们停课,大人们宅家,景区闭园,马拉松延期,火车航班受影响。这场大风是对城市运行能力的考验,也让我们意识到,人面对自然太渺小了。
河北、天津、石家庄、张家口等地也受大风影响。孩子们在家,家长们都盼着风停。难道只能被动挨打?当然不是!政府发布预警,采取措施减少损失。但这提醒我们,要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准备。
南方,特别是广东,遭遇了今年最强强对流天气。8-10级,局部12级的雷暴大风,夹杂暴雨冰雹,让人胆战心惊。交通受阻,列车停运,航班取消。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再次提醒我们,自然力量不容小觑。
专家说是暖湿气流和干冷空气相遇导致的。但背后原因是什么?气候变化?其他因素?我们需要更多研究来预测和应对极端天气。
我们能做什么?面对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除了等,我们还能做什么?
首先,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关注天气预报,做好准备,学习自救互救技能。
其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抵御灾害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最后,关注环境保护,减少碳排放,从根本上减少极端天气。
这场大风暴雨,是警示。它提醒我们敬畏自然,尊重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拥有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