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劣天气的划分主要依据气象灾害的**类型、强度、持续时间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通常结合气象部门的预警信号体系进行分类。以下是主要划分方式及标准:
---
### 一、按气象灾害类型划分
中国常见的恶劣天气包括:
1. **暴雨**
- **蓝色预警**:12小时内降雨量≥50毫米。
- **黄色预警**:6小时内降雨量≥50毫米。
- **橙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50毫米。
- **红色预警**:3小时内降雨量≥100毫米。
2. **台风**
- **蓝色预警**: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低压影响,平均风力≥6级。
- **黄色预警**: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风暴影响,平均风力≥8级。
- **橙色预警**:12小时内可能受强热带风暴或台风影响,平均风力≥10级。
- **红色预警**:6小时内可能受超强台风影响,平均风力≥12级。
3. **暴雪**
- **蓝色预警**:12小时内降雪量≥4毫米。
- **黄色预警**:12小时内降雪量≥6毫米。
- **橙色预警**:6小时内降雪量≥10毫米。
- **红色预警**:6小时内降雪量≥15毫米。
4. **大风**
- 平均风力≥6级(10.8米/秒)或阵风≥8级即可能发布预警。
5. **沙尘暴**
- **黄色预警**:能见度<1公里。
- **橙色预警**:能见度<500米。
- **红色预警**:能见度<50米。
6. **高温**
- **黄色预警**:连续3天日最高温≥35℃。
- **橙色预警**:24小时内最高温≥37℃。
- **红色预警**:24小时内最高温≥40℃。
7. **寒潮**
- **蓝色预警**:48小时内降温≥8℃,最低温≤4℃。
- **黄色/橙色/红色预警**:降温幅度和最低温度逐级增强。
8. **冰雹**
- 可能造成农作物损毁、建筑物损坏的强对流天气,常伴随雷暴大风。
---
### 二、按预警信号等级划分
中国气象局将恶劣天气预警分为四个等级,以颜色标识:
1. **蓝色(Ⅳ级)**:可能造成一般影响,需注意防范。
2. **黄色(Ⅲ级)**:可能造成较大影响,需加强防御。
3. **橙色(Ⅱ级)**:可能造成严重危害,需启动应急响应。
4. **红色(Ⅰ级)**:可能引发特大灾害,需采取紧急措施(如停工停课)。
---
### 三、次生灾害关联划分
恶劣天气可能引发以下次生灾害,进一步影响灾害等级评估:
- **地质灾害**: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
- **城市内涝**:短时强降雨导致排水系统超负荷。
- **农业灾害**:冰雹、冻害、干旱等对农作物的大范围破坏。
---
### 四、划分依据与应对
- **依据**:《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中国气象局制定)。
- **应对措施**:
- 蓝色/黄色预警:建议减少外出,检查防灾设施。
- 橙色/红色预警:政府可能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交通管制、人员转移等措施。
---
### 五、特殊地区标准
部分气候特殊地区(如高原、沿海)可能调整标准,例如:
- **沿海台风**:风力标准可能因海陆差异细化。
- **北方暴雪**:因积雪处理能力较强,预警阈值可能高于南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