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头兰花如何种植,矮脚兰花的种植方法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5-04-17 00:28:08

(7)河头:明成化三年(1467),兴化知府岳正率众疏浚“兼济河”,构筑上、中、下三处石堰,汇集古护城河上游之水,注入木兰溪丰美河。上堰在“洞桥头”以东10丈处;接下去是葫芦状的水面,泓深而广阔,西窄而东宽,横长15丈余,面积达数十亩,碧波似镜,风光秀美,一如杭州西湖,雅称“小西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湖面上曾构建“西湖电影院”一座,今已荒废。自城隍庙至后塘,有石板架设于中堰之上为桥,湖水缓缓溢过水堰底石,平泻而成一幕水帘般的小型瀑布,落入堰下河中,流声汩汩,别具一格。小桥下,石板上,细流较慢,澄碧清净,浣纱之女相继不断,捣衣之声不绝于耳;衣槌起落,水珠飞溅,形成一道小西湖特有的风景线;行人从桥上路过,欣赏美景,称之为“河头”。下堰筑在莆田四中及“三清殿”前方河床之上,距观桥约百米之遥,而后向“水关头”东流而去。旧城改造中,兼济河被铺上水泥路面,改作“梅园路”,成为城中的一条主要干道,“河头”将不再呈现昔日的风采。

九头兰花如何种植,矮脚兰花的种植方法(9)

(8)水关头:在宋代古城北边护城河——“兼济河”之东端、旧城墙出口处,今为八二一中街与梅园路交叉地段,正对丰美住宅小区。原南、北河边水面较宽,可停泊多艘船只,并自由进出于石构桥洞之间;古时是防范敌寇从水路侵入军城的关卡,近代则成为城乡物资交易、运输的重要口岸,故称“水关头”。上世纪中叶,木兰溪城涵航线开通,在水关外侧河岸建立码头,称为“汽船站”,汽船载客往返于北洋平原河道的城关与涵江之间,水上交通十分便利;到90年代公路客运发展,汽船淘汰,水关头便成了客车之停靠站,南下、北上,连通厦门、福州,公共交通繁忙,车辆往来如梭。梅园路建成后,水关隐入地下,河水仍从桥洞中流出;水关头成为城区中部陆上交通的出入口,街道两旁高楼林立,店铺毗连,市场生意日益繁荣;其地名仍称为“水关头”,从古到今保持不变。

九头兰花如何种植,矮脚兰花的种植方法(10)

(9)市头:在北大北路之“塔兜”到后塘口地区。明初兴化府扩城,新立北门“拱辰门”以后,观桥头的集市有一部分北移到此处。凡自北门、西门入城的农产品、青果、蔬菜、燃料等等物资,均就近集中这里交易,称为“市头”,并向东延伸到辰门兜而形成“北大路”。新观前周边商店汇聚,行业繁多,俗称“十八店”,今属英龙社区。附近有赤柱巷、御史巷、后塘巷、东里巷,林、方、郑、黄等姓望族聚居的街巷,名人辈出,文化发达,留下诸多文物古迹,可惜在“文革”中毁灭殆尽,大块地皮如今皆被收购作为“开发区”,建起高楼大厦和娱乐广场,成了城北商业的新闹市区;东园路从中穿过,直达黄石高速公路,车水马龙,交通便捷。正荣·时代广场和麟峰小学即在这里,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堪称荔城名副其实的新“市头”。

九头兰花如何种植,矮脚兰花的种植方法(11)

再说十八巷:

(1)县巷

原莆田县(2002年改为荔城区)衙署坐北朝南,其东边围墙外的街巷俗称“县巷”,南北走向,宽20米,长约300米。两旁均为明建风格之古民居和小商店。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知县徐执策在县巷两端各建一座木坊,南坊题匾“莆阳文献”,北坊题匾“海滨邹鲁”;万历十六年(1588),知县孙继有改匾额为:南“文献名邦”,北“壶兰雄邑”,一直保持至民国。1946年农历正月初三(公历2月4日)黄昏,文峰宫街道发生火灾,烧毁文峰宫前至下务巷口两侧商店、民房百余家,“文献名邦”木坊亦被焚,重建时拆毁;其后,“壶兰雄邑”坊亦随之拆掉。路面先后以石板---水泥---大理石铺成,与大度街同向平行,南临文献中街,北通衙后巷,中间还有东西走向的“县后巷”。整条街巷今尚存在,为城内保持较为完好的历史文化古街。

九头兰花如何种植,矮脚兰花的种植方法(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