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可成。这古语向来被世人挂在嘴边,咀嚼得稀烂,然而咀嚼者众,践行者寡。我亦曾将其视作壁上格言,不过是装点门面的墨迹罢了。
向来如此,人们总爱把决心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却极少刻进心里。决心这东西,不过是脑中的一缕烟,风一吹便散了。我见过许多人,年初时信誓旦旦,要将这"勇往直前"四字贯彻到底,待到年尾,却连当初立誓的纸张也寻不见了。
然而二〇二五年的阳光照例从东窗爬进来时,我竟忽而觉得,或许该做些改变。不是因了什么惊天动地的顿悟,不过是厌倦了年复一年的自欺。这"勇往直前"四字,说来轻巧,做来却需将浑身的骨头一根根拆开又接上。
我认识一个卖豆腐的老李,每日寅时即起,推着那辆吱呀作响的木车,走街串巷。风雨无阻三十年,竟将三个儿女送进了大学。我曾问他何以坚持,他不过咧嘴一笑:"不做,豆腐就馊了。"这道理何等简单——路在脚下,不走便长草;事在眼前,不做便腐烂。
而今我亦学着老李的法子,将那遥不可及的大目标,切成每日可咽下的小块。写文章,便从三百字写起;学技艺,便从最基础的招式练起。说来也怪,这般蚂蚁啃骨头似的坚持,竟真能看见些微进展。原以为高不可攀的山峰,在一步一挪中,渐次低矮下去。
时光是最公正的判官,不负它的人,它亦不负。二〇二五,不过是日历上的一页,却也可成为生命中的一个印记。勇往直前,不在口号响亮,而在脚步不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