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上的小颗粒,真的是一个很讨厌的东西。
它总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冒出来了,有的还喜欢长在眼睛周围,特别是眼眶下面,对镜距离内看起来就是一个「显眼包」。
图源来源:网络
一些没有边界感的人,还会盯着问是不是眼屎,是不是没洗脸……
很多家人一发现,就恨不得立刻上手挤掉,除之而后快。但——
千万别急着挤!一是没必要,二是挤错了不仅疼,还可能引发感染,或者导致留疤。
今天就一篇讲清楚,眼周小颗粒可能是什么、建议怎么处理。
第一种:粟丘疹
长得像小米粒,俗称脂肪粒
粟丘疹通常是白色或者淡黄色的,表面光滑,质地硬硬的,个头不大,直径 1~2 毫米左右,就像是皮肤里面埋了一颗小米粒。[1][2]
为啥叫粟丘疹呢(milium)?因为「粟」是小米的意思,而脂肪粒真的长得太像小米了。
图源来源:参考文献 [1]
粟丘疹长在皮肤表层,本质上是一种良性肿物,或者叫做潴留型囊肿。
最常出现在面部,特别是眼睑、鼻子周围,有时候也会长在额头或脸颊上,婴幼儿及女性中比较常见。不过,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长粟丘疹,一点也不罕见。
这些小颗粒对健康没什么损害,不会传染,不痛不痒,人畜无害。
如果挑破的话,可以挤出来白色或淡黄色的乳状物或粒状物,容易让人联想到脂肪,所以被叫做脂肪粒。
江湖传闻长「脂肪粒」是因为眼霜的营养过剩、皮肤吸收不好,或者眼霜堵塞了毛囊口。
我们写过的每篇眼霜文章的后台,也必然会有朋友提问:用了会长脂肪粒吗?用了能去脂肪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