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压舱石。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部署了粮食节约减损行动、全民节粮意识提升行动、机关食堂反浪费行动等重点任务,进一步建立全链条粮食节约、反食品浪费常态化机制,实现到2027年年底,餐饮浪费得到有效遏制。
**强调“要加强节约粮食工作,从餐桌抓起,从大学食堂和各个单位食堂、餐饮业抓起,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提出“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这一重要指示。
为增强干部职工对粮食安全的认识,养成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习惯,我局以行动方案的实施为契机,深入开展以“爱粮节粮 凝聚‘粒’量”为主题的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行动。在此,我们倡议:
爱惜粮食,树立节约意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粒米最快要3072小时,经过几十道工序,才能到达我们的餐盘,每个环节都倾注了无数劳动者的汗水。要想牢牢端好中国人的“饭碗”,不仅要把好粮食生产关,减少食物损耗与浪费也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从思想上树立勤俭节约光荣、铺张浪费可耻的意识,从行动上反对食品浪费行为,自觉把粮食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
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
“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邦”,就餐时,要根据自己的食量适量点餐,做到吃多少、点多少,避免剩菜、剩饭。以吃饱、吃好为原则,坚决摒弃“眼睛大胃口小”、铺张浪费的陋习。合理的菜品数量可以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不会给身体带来过多的负担。
拒绝剩宴,吃不了“兜着走”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如果在就餐过程中确实偶有剩余的饭菜,应该主动打包带走,哪怕是半个馒头,半份米,也不要碍于面子、不屑一顾,要时刻牢记节俭光荣,浪费可耻。这不仅是一种节约的行为,也是对环境的保护。因为粮食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包括土地、水、能源等。如果我们能够减少浪费,就可以降低对这些资源的需求,从而减轻环境压力。
为了切实有效遏制食品浪费,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与您的节约行动同频共振:
1.加强末端监督曝光
在食堂的餐盘回收区安装摄像头,对干部职工的食品浪费行为进行监督。摄像头拍摄的画面将由食堂明确专人每日查看,对于食品浪费行为进行适当曝光,对于不剩饭不剩菜的光盘行为适时正面表扬。
2.按需求差异化供餐
食堂在少油少盐的前提下,根据干部职工的不同需求,调整饭菜供应方式。在主食方面,除了常规的大份米饭、馒头、饼等,增加小份和半份的供应选择。在菜品方面,同样提供小份和半份的选择。
3.调整备餐比例
食堂管理人员将根据以往的就餐人数、就餐规律等数据,制定合理的备餐计划,采用“85%备餐 15%补餐”的方式进行供餐,避免因过量配、制餐造成食品浪费。
4.建立餐厨垃圾台账
食堂建立餐厨垃圾台账,安排专人负责台账的记录和管理。台账内容包括每天餐厨垃圾的产生重量、主要成分、产生餐厨垃圾的原因分析等。将餐厨垃圾台账的数据作为反食品浪费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各位干部职工,餐饮浪费似是身边小事,实则是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让我们行动起来,不弃微末,身体力行,成为节约粮食的践行者和倡导者;让我们集全员之力,人人参与,久久为功,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共享美好“食”光。
来源:呼和浩特教育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