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不会变好的,除非他先学会自我关怀。
我,才是一切的根源,是变差的根源,也是变好的根源。当你把注意力转向自身的时候,人生轨迹就此开始扭转。
生命的向上成长就是一个提升自己,获得疗愈的过程。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即自知、自洽、自律,对自己了解、内在自洽和养成自律的习惯。
人贵有自知之明。其实,认识自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难就难在,从小到大,我们习惯戴上面具,用外在标签,用他人的评价,塑造自我,习以为常,渐渐连自己也被欺骗过去。
真实的自己,一定是生动和富有活力的,如果不是,大概率是生命力被掩藏起来了。
自知,即明白自己真实的模样、真正的需求、真切的渴望是什么。即便这个渴望,指向的不是世俗的成功。
关系,是一面镜子,能够照见自己。与人打交道,能让我们变得清醒,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但自明的根本还是需要自省、自察。
觉察内在的层级,决定了认识自己的深度,决定了清醒明白的程度。
认识自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随着不断探索,看待世界的眼光愈发清晰,同时也有更多的能量涌现出来,对于成长大有裨益。
通过自知,能获得深深的疗愈。原来,可以不仅为他人而活着、不仅为目标而活着,而是为自己的意愿而活着,从而得到生命的祝福。
真正的蜕变,始于自知,自发地了解内在,这是改变的契机,也是有活力、有动力、有主动权的开始。
自洽,需要解决内心的冲突,解开那些深藏已久的心结,然后变得安定,从容,镇静。
荣格说:“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无法自洽的人,是因为有太多遗憾和缺失,留在了内在的深处,这种缺失,往往是在童年时期就开始形成的,却时时刻刻左右你的生活。
未完成的心愿,再次出现,是渴望得到圆满,一旦认识到它的前因后果,去完形它,自然就了却了深藏已久的心结,了却了执念。
所以,想要自洽,需要弥补经历中缺少的部分。至于弥补的方式,可以学会慢慢释然。
过去看淡,当下把握,未来不迎。看见自己的过去,与它和解,不再纠结;当然放下之后,依然可以追求那些值得实现的愿望,只不过不再执着,得失坦然。
懂得自洽,便能安定下来,没有负面情绪的困扰,减少内耗带来的自我斗争,于一切事情变化,都可以把握分寸,稳步前进。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了却阻碍我们的那些执念,还自己一个轻松畅快的生活,洒脱之际,自有所得。
极致的自律,源自于极致的为己之心,有克己之心方能成己,方能克服人性的弱点。
改变不良的习惯,是表面的自律,真正的自律不在行为上,而在念头上,在起心动念处戒慎恐惧,去除那些不好的想法。
自律,天生就是和安逸、懒惰、以及放纵对立。极致的自律,必然先要下定决心,立志改变自身的缺点和毛病。
人最难的,莫过于击败人性的弱点。立志,是用高远的目标激励自己,不断变得更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意愿。
所以,自律是高度自觉的,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表里如一。
自律的最高境界,是一念一言一行,都合乎中庸之道,趋于理想的境界。虽然完美不可达到,但追求完美、止于至善的追求,却不可或缺。
由于自律,可以克服弱点,可以精微地控制行动,可以知行合一,具备强大的行动力、不凡的认知,所以自然会变得强大。
自律者强,不是一句空言,而是可学、可行、可至的路径。前提是坚定信念,立下志向,活得自信,活得清澈,活得勇敢。
自知者明,自洽者安,自律者强。这是疗愈自身之道,也是自我提升之道。
也许,没有任何事情,比提升生命的层次,更有价值。越是有价值的事情,越应该立即去行动,愿我们都能不断精进,终有所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