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梅养殖技术,蝴蝶梅养殖方法和技巧

首页 > 生活 > 作者:YD1662025-04-27 14:53:54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祁玉洁

秋日的金城,金风送爽,硕果飘香。9月28日上午,甘肃日报报业大厦西侧的小广场上人头攒动,苹果、花椒、沙棘汁、蜂蜜、蝴蝶兰等来自清水县的各种农特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购买。

与此同时,文创大厦6楼会议厅内,清水县“脱贫攻坚宣传周”发布活动暨主题成就展在热烈的掌声中启动,来自社会各界嘉宾、新闻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清水县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斐然成绩。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也是清水人勠力战贫、奋斗筑梦的真实写照。天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清水县委*刘天波说:“至2019年底,清水县贫困人口从2013年建档立卡的9.48万人降至2569人,贫困发生率从31.85%下降至0.89%,贫困村退出117个,退出率95.12%,群众认可度99.37%。清水县于2019年底整县脱贫摘帽。”

这是33万清水人民提交的一份满意的脱贫答卷。

播种、耕耘、成长、收获,经过多年汗水浇灌,清水县脱贫攻坚终于迎来了收获季。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清水摘掉贫困帽子,距离全面小康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让贫困户有能力走出困境,依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奔小康,清水县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的治本之策,按照“核桃抓覆盖、适地抓苹果、高山抓夏菜、川区抓半夏、互补抓连翘、配套抓沙棘、养殖抓小区、普遍抓劳务”的思路,大力培育壮大干鲜果、畜牧、蔬菜、药材、劳务等富民增收产业,做到因人因户因村实施产业脱贫项目。

今年53岁的景彩彩是清水县郭川镇宋川村的脱贫致富模范带头人,她积极发展苹果产业,不断学习果树栽植和精细化管理技术,通过自己辛勤付出和努力,果园收入逐年上升。目前,她家果园面积达6亩,实现了产业致富梦。

景彩彩说:“如今,我家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房子,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走上了宽敞便捷的水泥路,看病能报销,上学有补助,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清水县土门镇梁山村产业发展滞后、交通条件差、贫困人口基数大,2013年底建档立卡时有贫困户213户947人,贫困发生率52.88%。针对产业发展缓慢的问题,该村党支部*冯小明牢记*殷切嘱托,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

“我们咬准林果、畜牧、劳务三大产业不放松,实现了产业就业全覆盖,户均增收两条线。建成全县第一个60亩无刺大叶梅花椒种植示范基地。‘党社联建’合作社育肥牛77头,每年为贫困户和村集体分红3万多元。村电商服务中心每年为群众销售苹果5000余箱,销售额达60余万元。22户贫困户建起了户用光伏电站,每户每年增加3000元左右的收入……”冯小明说。

“时家村不脱贫,我不回上海!”这是国家能源局华东监管局四级调研员、清水县松树镇时家村第一*徐霆的郑重承诺。他用一周的时间走访了27户未脱贫户,用一个月时间走访了全村的所有农户。他结合村情实际,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确定发展养殖、光伏、劳务三大产业;将抓产业与延链条结合起来,壮大富民产业;将补短板与强弱项结合起来,提升脱贫成色;将抓教育与拔穷根结合起来,激发内生动力。

徐霆说:“回顾一年多来的驻村帮扶,我体会到,只要把乡亲们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用心用情办实事办好事,脱贫路上就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

倾听完脱贫攻坚的感人故事后,与会人员走进清水县脱贫攻坚主题成就展会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组组喜人的脱贫数据,通过展板一一呈现,全面展现了清水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所付出的辛勤汗水和收获的卓越成绩。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