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家长给央视少儿小编留言,说遇到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孩子上一年级已经两个月了,老师说,每次让孩子回答问题,孩子都不敢开口,非常紧张,科任老师让孩子自我介绍,孩子也不愿意站上台。
看到这段留言,小编不禁想起小时候的自己,老师每次点名上台都非常紧张,怕自己说不好,怕被老师批评,怕被同学嘲笑,真希望自己变成一个隐形人。那时候对一个笑话印象特别深,一位老师让同学做自我介绍,有人上台前心里默念:“不紧张、不紧张”结果一站上台,就直接说:“大家好,我叫不紧张”。
面对发言紧张的孩子应该怎么办?老师和家长要怎么做才能慢慢引导孩子开口说话?小编采访了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世纪小学二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刘江涛老师,他们班34位同学,每位都能站在讲台上演讲。这个班的孩子们是怎么做的呢?老师又用了什么方法?
小编和刘老师的对话
小编:刘老师听说你们班开展了一项有趣的演讲活动,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刘老师:
从一年级开始,我们班就开展了演讲活动,每天都会有一位同学上台演讲。每一轮的演讲都有不同的主题,如:感恩、寒假生活、成语故事等。
小编:一开始你们班的孩子都会报名参加吗?
刘老师:
也不是,一年级刚开始的时候,班里的子轩(化名)同学不报名。我跟家长了解,家长说孩子不报就不报吧,我也同意。
但是,当子轩看到五六个同学的演讲后,他就悄悄地跟我说,我能不能演讲?我说当然可以啊。妈妈也特别高兴地给孩子准备,可是演讲的头天晚上,妈妈跟我说:“我们已经准备得不错了,不过孩子心里打鼓,恐怕不行,明天您多关注,要不想上就不上了。”
第二天演讲的时候,子轩站到讲台上,真的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就那么看着大家。在现场,同学们给他鼓掌,我也表扬他,但还是不行。不过,我也没有着急,我说:“今天没关系,再给你一天时间准备,我们明天再来。”我问同学们同不同意,孩子们都说同意。
又过了一天,上台演讲前,我先听子轩说了一遍,说得真不错,我说:“你这不是说得挺好吗?”子轩说:“但是我一站在讲台上就不行,站在讲台上的感觉和跟你说的感觉不一样。”我对他说:“你看同学们都非常想听,也特别期待,而且相信你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大家,肯定没有问题”,他点点头。演讲前,同学们再次鼓励他,他终于站在讲台上开口了,虽然没有跟我单独说得好,但也完整地说了下来。说完后,子轩长舒了一口气,蹦着下了讲台,还向我挥着小手。
这个孩子有了第一次之后,第二次、第三次就再也没有这种情况了。
小编:PPT的准备肯定需要家长来配合完成,那您是如何在家长中开展这个工作的呢?
刘老师:
一年级开学,我告诉家长有这样一个活动,可以自愿给孩子报名,大家听后都表示支持。虽然我跟大家说不用专门做PPT,但家长都希望把孩子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也都帮着孩子制作。
每次孩子演讲完我都会把视频发到家长交流群里,发到群里的目的是:一、让学生有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不只展示给同学看,还要展示给家长看,当他带着双重任务,站在那里感觉是不一样的;二、给大家一个横向的比较,这个比不是攀比,而是让父母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中学习;三、在群里家长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评价,这个评价孩子回家看到,对他的自信心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