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2 16:5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浙萍 通讯员 王婷 杨昶昀
【编者按】金华山闻名于世已有2000多年,是一座融儒释道文化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山,不仅有秀美奇绝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它离尘世很远,却离自然很近,离传说很近。飘过山岗的流云,吹过松涛的清风,淌过溪涧的泉水……金华山的一草一木都流淌着浪漫的远古传说。浙江新闻客户端《金华山故事》栏目,带你走进金华山的前世今生,采撷金华山风景中最瑰丽浪漫的传奇之花。
古时,金华北山居住着一对年轻夫妻,丈夫叫阿金,妻子叫阿花。阿金十分勤劳,除精理庄稼外,有空就上山栽松植竹养百花,四季不闲。阿花有一手刺绣绝艺,所绣之物皆栩栩如生。她除勤理家务,一有空闲即在一幅巨绢上绣花,将阿金所栽的花草树木都绣人绢中。他们的辛勤劳动,使金华北山每至秋天便金花怒放,成了光灿眩目的花世界。四乡百姓见此美景,不时有人往迁北山安居。阿金夫妻见北山花团锦簇,人丁大兴,愉悦之极。
一年黄梅雨季,天似漏底水桶,连续两个月大雨。金衢一带成了海洋,金华北山成了一隅岛屿,满山的金花全泡于水中。阿金与乡亲们见水势有增无减,只得以竹为筏,往别处高山栖身。不料,在渡水时,阿花所绣的“金花绢”也被狂风刮入滔滔洪水之中。阿金与众乡亲在一座高山落脚后,每日遥望北山,企盼洪水早退,重返故里。
一日雨霁。阿金夫妻与众乡亲关切地举目北望,只见北山上空翻滚着一团乌云,突然从乌云中窜出十道火光射向北山。刹那间,北山燃起熊熊烈火。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北山传来“噼哩啪啦”的石裂之声和洪水触及烫石的“吱吱”声。随之金华盆地的水面上腾旋起百丈白蒙蒙的热岚。其中有长辈惊呼:“众乡亲小心,看样子要“天拢地合0了!”大家闻言皆恐惧不已。谁也没料到这是王母娘娘所为。
原来王母娘娘一日携一班仙女经过北山上空,突然闻到一股浓郁的百花清香,连忙向下鸟瞰,见北山百里方圆遍地灿灿金花。于是对众仙子说:“瑶池‘百花香露贮存可丰?”一仙女答:“所存无几。我们现都俭着用呢。”王母听说,即生“炼百花为香露”之念。因此,先调十条雨龙连倾两月大雨,将百花泡于水中令香,继而调来十条火龙喷火烧山,使香水受蒸成露,并烧北山岩石喷浆成穴,以供存露之用。
大火连烧了两个月。一日夜间,北山突然喷出数股绯红岩浆。翌日,阿金夫妇与众乡亲再望北山时,北山已成了一块漆黑的巨炭,山上的一切都已毁没,金华盆地湖海般的积水也突然消失。原来王母已炼就香水,带着仙子与火龙返回天宫去了。
对北山一草一木都怀有深情的阿金夫妇,见火灭水退,立即返回北山重建家园。可山上光秃秃的尽是岩浆所凝之石无有一粒泥土,如何植树种花?经商量,决定由阿金挑土培山,阿花去寻回“百花绢”。夫妻俩分工后,立即行动。
挑土培山的阿金,直奔山下挑肥泥,从杨柳青青挑到白雪皑皑,饥了吃干粮,渴了喝泉水;草鞋破了就赤脚,衣裳破了就赤膊,脚底磨了百层皮,坚硬的石山踏出了一条石阶。再挑几日,整个北山就可铺满肥泥了。
寻找“百花绢”的阿花,自下山后一直向水流方向找去。从桃花红找到桐叶黄,寻遍了芦苇丛、凹凹坑,不知多少个来回,金华平原被她踏出了一条又深又宽的河道,最后终于在东海之滨找到了百花绢。她高兴得忘掉了一切疲劳与心酸,含着热泪飞快地向北山回赶。
这日,阿金把最后一担肥土挑到了北山顶。铺上了这担土,整个北山就无缺土处了。可阿金刚想弯腰,忽觉两目生花,天旋地转。这时,正好阿花高擎百花绢向他奔来。阿金见了,奋力倒掉两筐土,口中颤颤地喊着“阿花”,拔腿欲迎上前去。可刚迈出一步,他的身子就坠然倒下了。阿花赶上去抱住阿金大声哭喊:“阿金,阿金,你快看,百花绢找回来了!”阿金微微睁开双眼,看着泪人般的妻子和那用妻子心血染就的百花绢,嘴唇颤颤地想说什么,但什么也没说,就微笑着合上了双眼。
阿花扑在丈夫身上痛哭,泪水湿透了百花绢。阿花痛不欲生,突然眼前倏地一亮,只见百花绢上无数朵金花正一齐怒放光彩夺目。阿花见了,悲喜交集,急把百花娟用力往北山铺去,欲让北山重光,可是绢小山大,只盖了中间,尚空两边。正当阿花遗憾不已之时,忽见南方飘来两朵金色花瓣,飘落至北山东西两边。眨眼间,整个金华北山金花如昔。原来,赐花瓣者不是别人,正是轩辕黄帝。这日,轩辕南巡至缙云仙都见阿金夫妻所为异常感动,即以两瓣金花助阿金夫妇。阿花见北山美丽如前,高兴得放声大笑。在朗朗笑声中,阿花也倒在了阿金身边。夫姜俩含笑长眠在金花丛中。
北山的金花重展芳姿。那些避水难在外的乡亲们又重回北山,可惜他们永远见不到阿金和阿花这对勤劳善良的夫妻了。为纪念阿金夫妻,乡亲们便在他俩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叫北山为“金花山”。古时“花”和“华”通同,后人就把北山称之为“金华山”。
(感谢黄子奇、马骏搜集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