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乔苗儿
新冠疫情爆发,2017年的《急诊科医生》因剧中情节“神预言”成为公众话题焦点,医疗剧重回观众视野。
医生行业,健康所系,生命所托。现实生活中,医疗体制改革、医疗资源分配、医患关系始终是民生重点。关注度的提高催生了系列影视作品的生产创作,医疗类纪录片发展迅速,近年来有《人间世》《生门》《中国医生》等多部高品质作品出现。相比之下,医疗剧的创作是落后的。
以【国产内地医疗剧】(不包含港台剧)来划定范围,以国产剧年产量以及其他类型的电视剧产量比较,医疗剧从数量上来说不多,甚至稀缺。根据新剧观察(ID:xinjuguancha)记者统计,从1986年《希波克拉底誓言》算起,至今播出的国产医疗剧仅有43部,其中2010年以后的剧目有22部,占总数的一半。除此之外,2010年之后播出的医疗剧与家庭伦理剧、偶像剧、军旅剧等类型杂糅现象明显,有些作品已经不能称作是严格意义上的医疗剧,医生仅作为剧中人物的职业,主线剧情仍旧围绕主人公的情感、生活展开。
2020年,根据网络相关资料整合,新剧观察(ID:xinjuguancha)记者找到出10部待拍、待播的医疗剧相关信息。综合已经播出的医疗剧,试图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医疗剧低产的原因;新冠疫情是否能够成为刺激医疗剧生产创作的催化剂,急诊、妇产、儿科、外科等为民众熟知的科室之外,医疗剧还能讲述哪些鲜为人知的医疗故事;国产医疗剧的“P P模式”应如何完善。
图注:根据网络信息整合,如有疏漏,请留言指正
产量低审查严,创作人员班底重合度高
1986年潘小杨导演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探索性质的电视单本剧,是国产医疗剧创作的开端。经历1984-2004初创期,2005-2009发展期,2010-今成熟期三个阶段,按照播出40余部计算,平均产量比较低。如按照学界对医疗剧的界定“以医院为背景,医生和患者为叙事主题,围绕医生救治患者和医患、医际矛盾展开叙事,全景式展现医生工作和生活的电视剧”,属于医疗剧范畴的剧目还会更少。
医疗剧产量低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创作层面的,专业性强,创作难度高,需要创作者对特定时期内的医疗环境、医疗体系有深入了解和洞察;其次是审查层面的,医疗剧作为特殊题材,还需通过卫生部、卫计委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查才能立项或播出,严格的审查机制也令医疗剧创作长期处于“带着镣铐跳舞”的状态中。
创作门槛高令医疗剧呈现出创作班底高度聚集化的现象,在编剧、导演两个核心职能部门聚集的情况尤为突出。
导演杨阳先后执导《心术》《今夜天使降临》《爱的妇产科2》三部作品。导演徐庆东及其“徐家军”先后创作了《无限生机》《生死一线》《急诊室故事》三部作品。导演郑晓龙先后执导《永不放弃》《急诊科医生》两部作品。导演张建栋分别执导《柳叶刀》《无影灯下》两部作品。仅四位导演的作品,已经占到医疗剧总产量的四分之一。
除此之外,能够掌控医疗剧拍摄创作的大多是在行业内经验丰富、观众口碑评价很高的导演。例如执导《白色陷阱》的导演尤小刚、《医者仁心》的导演傅东育、《到爱的距离》的导演简川訸、《远远的爱》的导演姚晓峰、《外科风云》导演李雪等。在这些资深电视剧导演履历上,才能找到医疗剧创作的痕迹,侧面说明了医疗剧创作对主创的门槛水准要求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