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词多义的“即”。
“即”既可以做实词,又可以做虚词,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即”是个会意字,甲骨文的“即”,左边是盛着食物的器皿的样子,右边像一个人跪坐在器皿前,准备吃东西,可见“即”的本意是“即将开始吃,即食,就食”。
这里要注意与“既”区分。“既”的甲骨文字形左边跟“即”一样,右边看起来像一个人吃罢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所以“既”的本义是吃完了,正因为如此,未做的事情和将要做的事情我们用“即”,做完了的事情我们用“既”。
要“就食”,就要接近食物,所以可以引申出“走近,接近,靠近”的意思。
例如《氓》中有一句“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这一句中的“即”就是“走近,靠近”的意思,句子的意思是“那人并非真来买丝,是找我商量事情来了”,所商量的事情就是结婚。
“即”作动词时还可以翻译为“登上,走上”,例如“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一句中的“即”就是“登上”的意思,“即位”就是“登上君位”,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庄公登上君位时候,姜氏请求把制邑作为共叔段的封地”。
讲完了“即”的实词义,我们再来看看“即”的虚词义。
“接近”的意思虚化,可以解释为“接近的那一刻”,是个介词,意思是“就在(某时某地),当,当时”,复合词“即日”就表示“当日”,比如《鸿门宴》里“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意思就是“项羽当日就留刘邦同他饮酒”。
除了介词,“即”还可以做副词,表示时间的相连,相当于“立即,马上,就”。例如“太守即遣人随其往”,这句话中的“即”放在动词“遣”的前面,起到修饰的作用,翻译为“立即”,句子的意思是“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桃花源)”。
副词“即”在判断句中起加强肯定的作用,相当于“就是”。例如《五人墓碑记》中的“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傫然”的意思是“聚集的样子”,这句话就可以翻译为“就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讲完了“即”的介词和副词用法,我们再来看一下“即”的连词用法。连词“即”的第一种用法,相当于“就,便”。比如“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意思是“况且大丈夫不死便罢了,死就得干一番大事业啊”。
连词“即”还可以做一般假设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例如“即谋单于,何以复加?”,这句话中的“即”就是“假使”的意思,句子可以翻译为“假使是谋*单于,又用什么更严的刑法呢?”
连词“即”如果表示让步假设连词,则可以翻译为“即使,纵使”。“公子即合符”一句中,“即”就是“即使”的意思,句子翻译出来就是“公子即使合了兵符”。
好了,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即”字的意思吧。
“即”本义是“即将开始吃,即食,就食”,
从而引申为“走近,接近,靠近”,
“即”作动词时还可以翻译为“登上,走上”
虚词“即”做介词,可以解释为“接近的那一刻”,意思是“就在(某时某地),当,当时”
除了介词,“即”还可以做副词,表示时间的相连,相当于“立即,马上,就”。
副词“即”在判断句中起加强肯定的作用,相当于“就是”。
最后,“即”还可以做连词,相当于“就,便”。
连词“即”还可以做一般假设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
连词“即”如果表示让步假设连词,则可以翻译为“即使,纵使”。
关于“即”的用法到这里我们就讲完了,你学会了吗?我们下节课再见!
往期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