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之”的用法非常多,可以作动词“到……去”,如:沛公引兵之薛。最多的用法是作代词,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指代前面提到的对象(内容)。还有一种用法应用也很广,即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另外,还有一种高级的用法,叫做“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位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如果不知道这一点,在理解和翻译上,总觉得别扭,不常规。今天便梳理一下这一知识。
取消句子独立性是古汉语特有的一种语法现象,指的是用助词“之”嵌在主谓结构中间,使得本来可以独立成句的话变得语意未完。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虚词“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表明它并不是独立的完整的句子。
王力《古代汉语》中解释:“所谓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就是使句子在形式上词组化,意思上不完整,如果不依赖一定的上下文,就不能独立存在。”文言文中,虚词“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时,我们把它的词性界定为“结构助词”,把它的作用界定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细分起来,则有两种:
一、降级作短语,成为更大句子的成分
汉语有五级语法单位: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这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不能作句子了,那么,降一格就是短语,然后这个短语作更大句子的成分。
1、句子独立性被取消后作主语
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如果没有句中的“之”字,“师道不传”(从师的风尚不流传)这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主谓句,但是,有了这个“之”以后,作句子的资格就没了,成了大句子的主语。
参考翻译:(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被流传已经很久了。
2、句子独立性被取消后作谓语
例: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上句中的两个“之”分别取消了两个句子的独立性,让前者(邻、君)作主语,后者(厚、薄)作谓语。
参考翻译:(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越雄厚,您就越薄弱。
3、句子独立性被取消后作宾语
例: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民多于邻国”(老百姓比邻国多)这个句子,有了“之”以后,降格作了宾语。
参考翻译: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4、句子独立性被取消后作状语
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行李往来”(使者往来于东方)这个句子,有了“之”后,变成了“当(秦国)使者往来于东方的时候,(我们郑国)供给他缺乏的物资。”作了状语。
参考翻译: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5、句子独立性被取消后作插入语(独立成分)
例: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视”(你们看)的独立性被取消后,在句子中做插入语,插入语是一种独立成分,不与句子的六大成分(主谓宾定状补)发生结构关系。在这里,“公视”(你们看)只起说话人引起对方注意的作用。
这个句子是倒装句兼省略句,理解起来有点费劲。
参考翻译:您认为廉颇将军和秦王谁更厉害?
二、降级成为分句,隶属于一个复句
构成复句的单句,语法上叫作分句。这时,它只能和它的另一半相互依存成为一个大句子。否则,它只能成为半句话。例:
1、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2、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3、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逍遥游》)
以上三例,前一个句子独立性被取消后,都作假设复句的一个分句。
还有一些句子,明明“之”,但不作为取独的情况。以下的“之”的作用不能视为“取消句子独立性”。例:
1、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而已矣。(《寡人之于国也》)
2、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第一例“之”用在主语和介宾短语(状语)之间,只能看成是调整音节的助词。第二例“之”用在主语和“所”字结构之间,也起调整音节的作用。这又回到我们上面强调的,“之”字一定是位于主语和谓语之间。
三、取消句子独立性存在的意义
(一)从心理上说,让读者从头就知道句子未完,就期待下文,这样句子更觉紧凑。
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大道之行也》)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篇》)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
(二)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一个“之”字,化成短语的形式,做句子的主语,原来的附加语则提升为句子的大谓语,占据重要的地位了,从而突出了大谓语的作用。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子之哭也,一似重有忧者”(《苛政猛于虎》)
(三)从语气上理解,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一个“之”字,具有停顿,舒缓语气,突出谓语,加强情感的作用,用现代词语来说,就是缓冲句子。
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