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更好的明辨是非,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把握人生走向

首页 > 生活常识 > 作者:YD1662024-03-02 02:17:16

随着人的成长,明辨是非对错的方法在不断变化。

小时候在家里,家长的教导会形成了初级的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

进入校园,老师和教材影响着学生的是非和价值观。

少年时的逆反期,随着自我意识的强化,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就不再是唯一的来源,同龄人的说法和做法,从媒体和网络上获得的快速信息,影响着自我价值观的形成。

以上的过程是被动的,长期的,潜移默化,这时形成的自我特有观点,其实多数还是被他人所左右,人云亦云。形成了“年轻人好骗”,“文化程度低的好骗”,“老年人好骗”,“贪心的好骗”等一些社会现象。

想要明辨是非,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自我意识,二是辩识方法。即需要意识到可能有陷阱或误区,并找出陷阱或误区以便规避。

我的工作中常常会面临各种沟通,每个人的性情能力不同,常常存在沟通的误区。有人在表达观点时,有时我会特意问他:“您刚才提到,是您的观点还是事实?”

观点是主观的,随着立场和视角会变化;而事实则是客观的,因大家一致认同而不变。

道理如此简单,但人往往被现实蒙蔽或因误解,要么奉他人观点而盲从,要么坚持自己观点而固执。

其核心问题在于,自己从未起过一个念头:“怎么知道他是对的?”或“怎么知道我是对的?”。一旦有了这个念头,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自我意识。

我怎么知道是对的?”这个问题非常复杂,近乎哲学思辨。大则到历史兴衰,小则到个人选择。历史上应该有无数人思考过这个问题,但至今无标准答案。

在此,我从自己的多年的质量职业经验出发,提供一些观点给后人参考。

质量管理是一门判断是否满足顾客要求的职业。从产品的检验,过程的控制,公司管理体系的效果和效率,有很多细节要求和方法。诸多质量管理活动的共性,则是与基准的比较

聊到这里,“怎么知道是对的?”的答案就很明确了,即“找基准,作比较”。

使用场景不同,基准千变万化。

有“伪道德的基准”。例如,有网暴者凭自己的“道德标准”强加于人,在不掌握情况或掌握虚假信息下,以己度人,妄言对错,加以道德批判甚至予以嘲讽和辱骂,致人死地。

有”伪科学的基准”。例如,网上教人养生,侃侃而谈,但很少提及低碳水,生酮减肥的科学依据,还有辟谷,素食等,也不考虑个人体质差异,导致减肥或影响不良而影响身体健康,极端下引起猝死。凡是基准不可靠的,结论就不可靠。

道德的基准,本质上是来源于多数人的观点,并不是客观事实,与科学不同。例如西方对死刑的批判,我国对死刑的坚持。即使是同一族群,在不同时代也不同,例如我们小时候吃饭时筷子是不允许插到饭里或搁在碗上的,因为这是上坟时才有的行为,会使触犯老人忌讳不快。我对晚辈没有这个忌讳所以不要求他人,但也注意有意识尊重老人自己不会去做。这是因为传统礼仪的淡化,在道德,如上升到没有家教则太过。“入乡随俗”,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尊重当时多数人观点,就符合了道德的基准。一些书籍以现代观点批判古人的局限性,也是无聊的,并不能否决那些名人在历史背景下的优秀,反而暴露了自己的局限。这些观点的少许价值就是提醒今人不要去模仿古人的一些行为,但不能因否定某些行为而否定古人。

“做事的基准”是“结果和行为的必然性逻辑”。一组相互关联并正向有益的行为,才可以产生好的结果。没有认清目标,没有对达成目标有用的行为,是不可能产生结果的。必然性逻辑不清楚的,很难判断是一个好方案。过程或方法不正确,很难保证结果正确。有些成功者受教育程度不高,但依然获得了成功。归根到底是他的行为符合了时代的发展方向,但如不能认知到发展规律的必然性,依然不能保持结果。例如八十年代的“万元户”保持到现在依然是富豪的,绝对是少数,成功的少数者也必然不断学习时代发展的新事物规律。所以方法不对,很难保证持续地成功。

聚焦一名二十岁多岁的年轻人,他该如何早日做个“明辨是非的人”呢?

一,明辨社会主流价值观。道德观点并不会因是否新奇或原创性而变化(很多自媒体观点有毒),符合本地族群的主流观点,就是对的道德基准。一些不合情理的法院判决案例,因违反了主流价值观而饱受批判,并不因为其法律和机构权威性有丝毫改变。反之法律会随主流观点而滞后性地修正。外族文化入侵试图改变掌握媒体话语权改变主流价值观,本质上就是为了制造族群分裂,绝不是为了道德普及。美国由于族群和党派的价值观不同造成的撕裂就是前车之鉴。美国禁止TIKTOK也是出于价值观被影响的担心。

二,掌握哲学思辨方法。适度阅读含有哲学思维的书籍,会提升人的思维高度。哲学思想家某些情况下,即使科学知识不足,也能做出正确推断。典型例子就是教员与钱老的交流,问及最小的物理粒子是什么,下结论必然还可以再分割的例子。哲学会指引人知道“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古人说,“知者不惑”,很多事儿想明白了就不迷惑不痛苦了。成熟者比青涩者,其心力要强大很多。哲学书枯燥而抽象,可以从浅入深。历史和哲学是近亲,《明朝那些事儿》中王阳明的部分,可以看看先入个门。

三,不要自私。只为了自己活着的人,感受不到他人给予的快乐。由于自私的惯性,思维方式往往也是由自己出发,不能体会到“同情心,同理心”。结果是不擅与人相处,沟通和协作。这不是方法问题,而是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中习惯了被关注,而不习惯关注他人。事实上养成了主观无心的但客观自私的惯性行为。

《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揭示了一些规律。个体基因的生存是因为利己,族群基因的发展是因为利他。两者并不冲突,而是统一的,可以简单理解为“在力所能及条件下帮助他人”。古人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又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很好的描述了这个利己与利他的分寸。

古代帝王的昏庸,很多情况下的原因是,面临死亡前的私欲膨胀导致。反面例子那句话是路易十五的“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正面例子是宋仁宗,以平庸的才能治理好了国家。

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去找比较的基准:社会的廉耻,结果的损益,个人的荣辱。知道基准之后,就做到了精神上独立,然后就是比较方法的积累,这需要学习。之前文章聊得很多了,此篇文章就不赘述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