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是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南岸,是湖北省省辖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武汉城市圈成员城市之一,鄂东水陆交通枢纽之一。截至2017年,全市面积1594平方公里[1]。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07.77万人[2]。辖鄂城、梁子湖、华容3区。鄂州市境东部属岗丘地带,海拔一般在50米以上。[3]
鄂州历史悠久,帝尧时为“樊国”,夏时为“鄂都”,殷商时为“鄂国”,春秋战国时楚鄂王封地,三国时孙权在此称帝。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红到鄂州为鄂王,修筑鄂王城,这也是湖北简称“鄂”的由来。
鄂州市为湖北省第一批改革开放试验区,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古铜镜之乡,驰名中外的“武昌鱼”的原产地,素有“百湖之市”、“鱼米之乡”等称号。2007年8月18日,鄂州获得了“中部最佳投资城市”的荣誉称号。[4]2017年6月,鄂州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
2018年12月21日,鄂州被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列入 “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鄂州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据考古发现,公元前3000年前后,鄂州境内即有人类繁衍生息。
西周中期,本境为鄂。鄂王熊红在境内西南(今属大冶)修筑鄂王城。[6]
公元前879年(西周夷王七年),楚君熊渠伐扬越,至鄂。封中子红为鄂王,筑鄂王城。熊渠卒,熊红嗣位,仍居鄂;传六王至熊咢犹居于此,为楚之国都。
公元前770--前476年,春秋时为楚之别都。楚共王熊审封其三子子皙为鄂君。公元前522年(楚平王六年),伍子胥奔吴,旧传县东三里有接渡石。泽林申映湾传为申包胥故里。公元前475--前221年,战国时为鄂邑。[6]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置鄂县,属南郡。辖今鄂州、黄石(含阳新)、咸宁(含咸安、嘉鱼、赤壁、崇阳、通山)等地。
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汉为鄂县,属江夏郡。刘邦封大将樊哙于鄂县,灌婴筑鄂县城。
三国时期,鄂县属吴。公元221年,孙权改鄂县为武昌,并在此建都。当时,国都、郡府、县治均设于今城区。公元209年(汉建安十四年),孙权与周瑜、鲁肃、张昭于城东虎头山商议建都大计,闻凤鸣,遂筑凤凰台。公元220年(魏黄初元年),孙权在樊口设樊山戍。[7]
公元280年(吴天纪四年西晋太康元年),三月龙骧将军王濬率巴蜀之军克武昌,进逼建业,吴亡,三国归晋。分武昌县复置鄂县。武昌仍为郡治,属荆州。王敦、陶侃、庾亮、庾翼等先后设府治理。
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废鄂、西陵二县归武昌县,置武昌郡,改郢州为鄂州,武昌县隶属鄂州。公元598年(隋开皇十八年),晋王杨广于白雉山炼铜铸钱,开鄂邑铸铜币之端。公元605年(隋大业元年),县令羲仕暄在葛店白浒镇筑城塘城。又筑武昌县城。[6]
公元454年(南朝宋孝建元年),武昌郡领武昌、阳新、鄂三县属郢州,州治设夏口。公元532年(南朝梁中大通四年),分郢州置北新州,州治设武昌。[7]
1913年(民国二年),复改县名为寿昌县,次年改称鄂城县。1960年11月,改县为市,1961年12月,又撤市复县。[6]1914年(民国三年),寿昌县改名鄂城县,属鄂东道。
1949年5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四十三军渡江,鄂城解放。1949年6月,鄂城县人民政府、中共鄂城县委员会成立。鄂城为大冶专区治所。
1952年,撤销大冶专区,鄂城县属黄冈专区。1960年,董必武视察杨家巷电灌站。撤销鄂城县,设立鄂城市。次年恢复鄂城县。
1965年,鄂城县划属咸宁地区。1979年,鄂城县、市分设,同时划属黄冈地区。
位置
鄂州市地处东经114°32′~115°05′,北纬30°00′~30°06′,位于湖北省东部,滨于长江中游南岸。西邻武汉,东接黄石,北望黄冈。鄂州居中独厚,北距首都北京、东距上海、西距重庆、南距广州均在1000公里左右。[8]
地形地貌
鄂州市最高地势四峰山,海拔485.8m;最低梁子镇之梁子门,海拔11.7m。分布有四种类型的地貌单元:北侧白浒镇~临江、东侧燕矶~杨叶为长江冲积阶地;东部和南部之东侧,由白雉山、峰尖子山和早山组成了丘陵地貌之基本骨架;北部和南部之西侧,为岗状平原,岗丘标高多在90m左右;中部梁子湖、鸭儿湖、三山湖、洋澜湖横贯鄂州腹地,形成了滞水冲湖积平原。
水文
长江从武汉自白浒山沿经鄂州市。左岸依次与新洲、黄冈、浠水三县以江心为界,右岸先后流经鄂州市的木鹅港口、黄家矶、赵家矶,泥矶、三江口、黄柏山,樊口、蟠龙矶、五丈港口、龙王矶、燕矶、至花马湖电排站(李家湾)出境进入黄石,境内流程77.5公里。
鄂州市境内长江窄宽相间,单一性和弯曲型河段较窄,最小河宽870米,河宽最大达8000米。由于长江水量丰沛,汛期时间长,在多年的平均情况下,每年5-10月为汛期,2-3月为枯水期,境内长江年平均水位17.20米,年平均流量为23800立方米/秒,年平均含沙量为0.586公斤/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为43000万吨。
鄂州市鄂州市现有湖泊面积31.46万亩,其中万亩以上大湖6个,千亩以上中型湖泊20个,百亩以上小型湖泊129个。
长港河是在梁子湖排水港基础上经人工开挖的水道,港宽60-11米,水深4-6米,主要调节梁子湖、鸭儿湖和三山湖的水位、总流量为214立方米/秒。
气候特点
鄂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降雨量1282.8毫米,年均无霜期266天,平均气温17℃,最高气温40.7℃,最低气温-12.4C。平均气温17℃,无霜期268至272天,平均降水量1200至1500毫米,年均日照为2038至2083小时。
植物资源
鄂州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构成各种类型生态环境,有利于各种植物的生长。境内有植物3000多种,主要是粮食、油料、瓜果、蔬菜等类。有各种木本植物83科、192属、358种,主要是竹木等类。有芳香植物60多种,主要是草木、木本等类。有药用植物125科、542种。
生物资源
鄂州动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水产名贵品种较多。鄂州市有鱼类21科、106种,其中鲤科63种,占鱼类总数的60%。其他稀有鱼类在本地也有生长,产于梁子湖的银鱼,畅销国内外。有家禽10多种,家畜20多种。野生动物有兽类20多种,飞禽40多种,还有爬行类和虾贝类动物数十种。[8]
矿产资源
早在青铜文化时期,鄂州就是中国四大铜镜铸造中心之一。“冶石为器,千炉齐设”,“吴王孙权采武昌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铸就了闻名中外的“古铜镜之乡”。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为鄂州腾飞的基石,鄂州境内铁矿石探明储量居湖北省第二位,膨润土、珍珠岩等31种非金属矿探明储量居湖北省之首。[10]
水资源
鄂州城市面貌(20)
2012年鄂州市平均降雨深1230.4mm,折合降水量19.70亿方。鄂州市地表水资源量9.05亿方,地下水资源量1.90亿方,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间不重复计算量1.61亿方,水资源10.66亿方。湖泊河网年蓄水量9.9953亿方。鄂州市总供水量8.8281亿方,总耗水量2.7039亿方,总耗水率为19.9%。2012年鄂州市总用水量8.8281亿方(不含鄂州火电厂二期冷却用水),其中工业用水量5.7526亿方(含电厂一期冷却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5.2%;农业灌溉用水量2.0580亿方,占总用水量的23.3%;城镇公用水量0.1137亿方,占总用水量的1.3%;生态环境用水量0.0060亿方,占总用水量的0.1%;居民生活用水量0.5426亿方,占总用水量的6.1%,林牧渔畜用水量0.3552亿方,占总用水量的4.0%。
西山风景区
西山风景区(10)
自江畔而起,集古、幽、奇、雄于一身。全山东西长约1.6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主峰170米,总面积4000多亩。山上六条谷涧,串连七泉、三池、一湖和两道瀑布。西山地下水水质优良,终年不竭。主要景点有武昌楼、读书堂、避暑宫、秀园、九曲亭、松风阁、试剑石、石门开等二十余处。西山风景区自2010年起免费对游客开放,是鄂黄地区最著名的景区之一。[24]
莲花山风景区
莲花山风景区(3)
莲花山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三国时吴王孙权在此设观星台,历代佛道高师选择此地修真,至今遗址尚存。莲花山风景区既有江南园林的灵秀端雅,又融北方园林的宏伟瑰丽。主要景点有元明塔、六合园、碑林等三十余处。
梁子湖生态旅游度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