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钢照片,马钢高清图片

首页 > 生活服务 > 作者:YD1662022-11-26 00:53:50

1963年11月18日深夜,中国第一个国产轮箍试轧成功

正当人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的时候,一场潜伏的危机露出端倪。

在“以钢为钢,全面跃进”的口号下,马钢许多工程纷纷上马,其发展速度明显超过了企业本身的承受能力,以致生产和建设比例失调。加之企业管理落后,生产秩序混乱,从1959年至1963年,马钢连续亏损了1.4亿元,等于赔掉了“半个马钢”。急于求成的思想排斥了按科学规律办事的方针,此时的马钢,如在浓厚的脂粉下掩盖着一个贫血的面孔。

1963年,“工业学大庆”的春风习习吹来,一种强大的推进力在马钢酝酿着一场加速的巨变。在职工大会上,马钢的领导引咎自责,并且当众摊开家底,放手让群众去算账,去摘掉亏损的帽子。公司上下,人人出谋划策,家家议论“翻身”。马钢人振奋起精神,在困难中奋进。

马钢照片,马钢高清图片(9)

这一时期,马钢进行了内部整顿,重新调整了生产布局,深入挖潜,广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使企业呈现出勃勃生机。

花香来自苦寒。1964年1月,马钢终于扭亏为盈,甩掉了亏损五年之久的落后帽子,第一次向国家上交利税1680万元。在庆功大会上,人们在欢呼声中流下了喜庆的眼泪。

接着,马钢又马不停蹄,吹响了文明生产的号角。经理带头下厂擦机器,点燃了职工的高涨的主人翁精神。文明生产犹如一夜春风,吹遍马钢的各个角落。职工们人人动手,从一滴水、一滴油、一点灰、一棵草抓起,治脏治乱。这一文明生产活动,终于形成了以“三清、四无、五不漏、一条线、规格化”为主要内容的一整套文明生产做法和文明生产规章制度,形成了有着马钢独特风格的企业管理模式。

1965年下半年,安徽省工交系统个冶金部的现场会分别在马钢召开。随后,《人民日报》、《安徽日报》分别作了专题报道,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还摄制了《马钢工人赶大庆》的记录片,一时间来马钢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们称赞马钢是盛开的“江南一枝花”,“北有大庆,南有马钢”。

马钢照片,马钢高清图片(10)

正当马钢从落后的低谷中走出,以崭新的姿态高度腾跃时,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笼罩了中国。十年里,马钢在极其艰难的徘徊之中缓缓地前行……

十年之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马钢带来了勃勃生机和青春活力。尤其值得骄傲的是,马钢在改革开放的指引下,在困难与机遇的挑战中,向着现代化的道路上又迈进了可喜的一步。

1987年5月28日,全国第一套高速线材轧机轧出第一批优质线材。这在马钢的建设发展史上,又是一个光辉的里程碑。她为马钢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奠定了基础。

马钢照片,马钢高清图片(11)

进入新的振兴时期,由于国民经济迅猛发展,国家建设急需优质线材。国内技术装备落后,轧不出优质的高速线材,不得不花去大量外汇依靠进口。仅1980年一年进口线材,国家就花去外汇五点九亿美元。这对落后的中国来说,不是一个小的数目。

从马钢来说,同处长江中下游,武钢有了技术先进的“板”,宝钢有技术先进的“管”,为了从夹缝中求得企业的发展,马钢只有下决心走技术先进的“材”路。

然而,引进外资建设现代化的高速线材厂谈何容易!马钢过去没有先例,现在更是缺乏经验,缺乏人才。

困难难不住马钢人。“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干。”高速线材的建设者们提出了响亮的奋斗口号。

消息不径而走。欧洲许多经济代表团纷至沓来,进行技术交流,提供了最先进的线材轧机信息和材料。马钢经过对英国、意大利、西德三国五家公司、十三个线材实地考察之后,货比三家,实行“点菜拼盘”,使马钢高速线材轧机采各家之长,集众厂精华,具有完整的先进技术水平。

这一天,在隆重的剪彩仪式上,吐丝机以每秒近百米的速度吐出了金光耀眼的线材。马钢人的梦想又一次变成现实。

马钢照片,马钢高清图片(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