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大有好处,这已是人所共知。而如今新的科学研究发现,拥抱还会改变婴儿的基因在免疫、压力、大脑等不同层面的表达……
”
相信不少新手爸妈都被告诫不要花太多时间抱着宝宝,或是不要一听到宝宝哭就马上爱抚,伴随着“这会让宝宝养成坏习惯,成为无法离开父母的黏人虫”之类的言论……
然而,新的科研成果确认了抚触有莫大的生物学价值!因为抚触对婴儿的发育大有裨益:当早产儿被拥抱、爱抚、按摩或“袋鼠抱”时,体重增长更快,脑部发育也更好。且这种益处会持续很长时间,多年后,他们在完成某些任务时表现得更出色,有更好的抗压和抗焦虑能力。
而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抚触效应可以长驱直入到细胞的最深处,直接影响婴儿的DNA。
2017年11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莎拉·摩尔(Sarah Moore)及其同事发表了基于1000多对母婴的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要求妈妈们填写“育儿日记”,记录在宝宝五周大时对其身体抚触的频率——这是习惯开始养成的时间节点。
莎拉·摩尔
四到五年之后,研究人员对比了与妈妈有较多身体接触的婴儿和身体接触较少的婴儿的DNA。要知道,即使我们的DNA序列在不同细胞里大体上一致,受DNA分子周围发生的微妙化学变化影响,表达的性状可能大相径庭——这便是所谓的表观遗传。
有鉴于此,莎拉·摩尔的团队埋头钻研DNA甲基化,也就是甲基(由一个碳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固定在DNA上的现象。这类官能团的作用形同某种开关:当它们缺席的时候,基因正常表达;而一旦基因甲基化,就将保持沉默,不再表达。
然而在或多或少受过抚触的婴儿的细胞中,加拿大的研究人员发现他们的DNA有五处不同的位点存在甲基化差异,其中一个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新陈代谢有关,另有一个基因编码免疫系统的蛋白质。更惊人的地方在于,相关效应可长久存在:在受到慷慨爱抚五年后,孩子的基因组上仍然能辨识出因抚触而产生的改变痕迹!
这还不是全部。2015年,在一项针对母亲患有产后抑郁症的儿童进行的研究中,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克里斯·玛格特罗依德(Chris Murgatroyd)和雷丁大学乔纳森·希尔(Jonathan Hill)带领的一支团队发现了两个现象:
一方面,这些儿童体内NR3C1基因的甲基化比例普遍偏高,而该基因编码糖皮质激素(压力激素)的受体;
另一方面,在给予大量抚触后,母亲抑郁对自己孩子DNA的负面效应有所减弱。换言之,虽然母亲的抑郁抑制了孩子体内NR3C1基因的活化,但抚触能够重新激活该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