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温度。蛇冬天能出现,就意味着温度已经恢复到了让它们身体不再僵硬的温度了,也就是高于5℃,此时的蛇身体开始不再僵硬,而是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如果温度超过了10℃,蛇就跟我们打盹一样,随时是可以醒来的。
我们上面说到的打扫卫生被短尾蝮咬伤的那个案例,就是因为短尾蝮在家中冬眠,而冬天我们家里都要生炉子(农村),所以环境温度相对较高,此时的蛇属于浅眠期,随时可以醒来并攻击人。
第二:环境变化。近些年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天气的变化也变得非常的复杂,尤其是冬季比以前冷的要晚了很多,这使得许多蛇的冬眠期已经延后了。而且复杂的天气变化,会出现一些极端天气,比如前几天温度还挺高、艳阳高照的,结果几天后就突降大雪,这种现象也会使得许多蛇还没有来得及冬眠,此时我们就有机会看到蛇在雪地上爬。
第三:温度刺激。蛇冬眠地点的选择通常是被风向阳的地方,如果温度较高,它们除了会从冬眠期醒来,还会主动的爬出来,不过,爬出来的时机通常是正午,阳光正好的时候,这是一种恢复体温最好的方法,而我们上面说到的冬天河南村庄坟地里出现了蛇群就是被温度刺激到了,从而出来晒太阳,恢复体温,不过,它们到了下午就立即回到冬眠的地点。
温度刺激是在冬眠环境温度不足以让它们身体僵硬的前提下出现。
村民围观冬天坟地里出现的蛇群
第四:其他变化。蛇在冬天反常的出现,可能与地质活动有关,比如一些蛇会在火山口附近冬眠,但是一旦火山开始变得活跃,地温就会大幅度的升高,此时冬眠的蛇也会再次被激活,从而赶紧逃离。
除了火山喷发外,地震其实也能使得地温升高,从而将它们从冬眠中唤醒,最终出现蛇群逃逸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