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玉刀痕鉴定方法,古玉工痕鉴定口诀

首页 > 生活和情感 > 作者:YD1662023-04-17 05:32:44

高古玉刀痕鉴定方法,古玉工痕鉴定口诀(9)

四、游丝细线(游丝描)的总体特征。

游丝细线,或称游丝描。这是一种在战国、两汉时十分流行的纤细纹线,是玉工用手刻出的阴刻纹线,用以装饰玉器,很有特色。

这种阴刻线蜿蜒伸展,灵活自如,却又似断似续,一气呵成,刻出的纹饰生动传神,成就极高。在高倍放大镜下可以清楚看到古代玉工的施力习惯、下刀的轻重和接续的痕迹。

古玩界素来把游丝细线看做战国、两汉玉器特有的重要断代标志。后世玉工或者找不到大手笔,或者因昆吾刀失传,汉代以后,游丝细线已很少见到。

古人认为,如果不是用昆吾刀,要用手工在坚硬无比的玉器上直接刻划纹饰是无法想象的。

高古玉刀痕鉴定方法,古玉工痕鉴定口诀(10)

五、关于古玉阴刻线总体特征的一些补充说明。

接刀工艺以及其工艺特征是鉴别高古玉的一个基本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并不具有普遍性与唯一性,古玉年代的鉴别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不能以一概全。

古玉器的各种工艺痕迹都是通过标本归纳总结出来的规律,这些所谓的规律都是后人按照自己的主观判断强加给古玉的,并不具有普遍性,而且古代对古玉的工艺特征也没有“过于标准化”的规定。

因为工都是人琢出来的,人的主观性因素很强,心情比较平静的时候雕刻的工就规整稳健,心情稍有波动体现在工艺上就或多或少的有稍许瑕疵,同样一件纹饰的玉器如果放宽时间要求比如一年就比“赶时间”的情况下琢出来的纹饰要精致很多。

“赶时间”出来的玉器必然会有一些瑕疵,但是后人对古玉的鉴定不能总是专注于这些“瑕疵”,揪住“瑕疵”的尾巴不放,仅仅以一点的“不对”就否定整件玉器(种种“瑕疵”种种“不对”是因为自己的知识匮乏“想当然”出来的主观偏见罢了),这样的鉴定那只能说是管中窥豹了。

以古玉的阴刻线来说,不同时期的阴刻线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时期的阴刻线也各有不同,可以说并不是所有的阴刻线都是有“接刀工”构成,实际的情况是有些古玉的阴刻线很流畅,甚至是一气呵成,完整的一条线,并不断断续续,接接连连。

高古玉刀痕鉴定方法,古玉工痕鉴定口诀(11)

老坨工是一种慢工,坨都是人力驱动,转速很慢,所以碾出来的阴刻线相对于新铊也就是现代的电动铊来说是规整的,其中一点即为阴刻线边缘的蹦茬很少,注意,这里说的是“很少”但并不是“没有”。

再强调一点,有些精工的古玉代表那个时代最先进生产力的古玉碾琢确实精美,阴刻线边缘无任何肉眼可见蹦茬儿,但这仅仅是众多古玉中的一类罢了,只是一个豹斑,古玉的鉴定是要找寻鉴别整个时期的古玉。

高古玉刀痕鉴定方法,古玉工痕鉴定口诀(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