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残忍的让女犯人毛骨悚然、恐惧万分的“逍遥自在床”,就是俄罗斯人在道里监狱研究出的酷刑。
据在日伪时期在此监狱当过看守的李先生回忆监狱的情况。从中央大街北头路西进去,监狱门向北开门的右侧建有二层小楼是办公的地方,门的左边设有男女牢房。男牢房是2层楼,楼上8个号,楼下14个号,大号人多,中号十几人,小号收押重犯要犯。犯人每天到监狱院内约有50平米的圈子里活动一次,叫放风,主要活动方法是犯人排队绕圈,走步或跑步。重犯带有手铐脚镣,时间不到一小时,男女犯人放风时间是错开的。
如果犯人违反狱规就要受处罚,轻的蹲黑屋子。所谓蹲黑屋子(也叫蹲小号),就是把犯人关进又黑又小约有一平米左右的小牢房,四墙全用砖砌死,只在门的上中方有个二大碗口大小的圆铁板上扎些小孔,凭这些小孔透进空气,每天只给一点点吃的,一蹲进去就是三天五天,最多不超过七天。
重的卧“逍遥自在床”,所谓逍遥自在床,就是用木头做的像床,4条腿上用4根绳套,把违犯监狱规定的犯人手脚捆在4个绳头上,床中间无床板,利用捆绑的绳套,把犯人腾空绷起来,臀部下放一马桶,可随时大小便。
对违反狱规的犯人还有加上一个手铐子或脚镣子处罚,最重的脚镣子重达13斤。据说是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姚锡九送的。
【几点疑问】看完以上图片之后,大家可能要问,做为一个百年监狱,不可移动文物,怎么只有残缺的高大的墙和一个岗楼呢?
在网上搜索哈尔滨第一监狱时,没有搜索到,不知这个名称的来源依据?
按照不可移动文物的标识牌上说,许多革命志士关押在此并进行过狱中斗争。那这里是不是也应该悬挂一个《革命遗址》的标识牌?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铭牌呢?
当年的中国大街这么繁华的地方,又离松花江这么近,怎么建上了清朝最大的监狱呢?怎么成为清朝关押女犯最多的监狱呢?
什么时候,监狱院内变成了哈尔滨晶体管厂区,再后来开发建设了住宅?监狱的大墙什么时候拆掉的?从道里监狱一直到后来的七处时期,详尽的资料、照片怎么这么少呢?
监狱的大墙为什么与居民楼离的那么近?是因为它坚固难以拆除吗?
什么时间拆掉剩下的监舍和办公区,盖起的省工商银行大楼呢?留下最后的影像资料了吗?
剩余的残墙颜色,一面是红这,一面是灰色的,一墙两色。是当年的颜色吗?
在当年中央大街246号的位置,已经找不到它的痕迹了,只有在道里区友谊路150号院内,才能看到残墙断壁,破败的岗楼。
以上种种疑问还请专家介绍解惑。谢谢。
道里监狱,记录了特殊历史的监狱,见证了哈尔滨一段又一段的历史,破旧的岗楼、残墙留下了一段段不同的历史遗迹……
【鸣谢】多日来,为本篇文章去档案馆查档,通过知情人了解情况,网上查询比对等,所有给予支持帮助的好朋友及信息。
️谢谢欣赏,欢迎围观,欢迎留言,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