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耀州窑青瓷白胎
黑胎呈黑灰或铁灰色,相比而言它的颗粒状较大,这种胎质不利于表现青釉,因此胎体外施有白色化妆土,化妆土上再施青釉。
五代耀州窑青瓷黑胎
从这个胎的截面可以看得出来有一层白线,这道线就是化妆土,而且这个化妆土比唐代施得精致,比唐代施化妆土的工艺要讲究一点。
五代耀州窑青瓷黑胎
这种黑胎青瓷器的青釉,制作也比唐代精细,且经去除铁质颗粒的措施,所以烧出的青瓷器表面多见不到唐器中常见的黑点状铁斑。此类胎的青釉瓷,或呈暗蓝的天青色,或呈微灰的湖青、湖绿、湖蓝等色。青釉的玻璃质晶莹透明度好,常有细开片。
五代耀州窑装饰手法
除了胎釉的变化,五代时期的烧造器物也有进一步发展,多酒具、茶具以及餐具。风格则由唐代的丰满大方变为秀美精致,造型多仿制于晚唐和五代的金银器物,常采用划花﹑剔花、贴花手法进行装饰。随着产品的改良,瓷器的修足形式也变为比玉璧底圈足更窄的玉环状,以釉裹足。
五代的耀州窑青瓷由于其胎釉质量好,造型、纹饰规整秀丽等特点,被选中烧制贡御瓷器。考古工作者曾在窑址发现10多片刻有“官”字款的器底。这在我国北方窑址中是首次。
唐代时期的耀州窑产品种类不断增多,青、白、黑釉瓷为大宗,更有茶叶末釉和绞胎等特殊产品。五代时期,耀瓷发展进入一个过渡阶段。发展至宋朝,耀州窑的愈发成熟。那么,经过唐朝与五代,耀瓷在宋代的发展如何呢?点击下方专栏,一探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