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怎么鉴定年份,砚台怎么鉴别真假图片

首页 > 生活和情感 > 作者:YD1662023-04-20 20:13:15

图8(长款伯瑜印皮壳)

机会终于不期而至。我的学生吴波,喜欢我珍藏的古老闲章,把玩何伯瑜(1828─1898)闲章时,不慎磕碰到茶几,闲章的一角被碰掉了,两人都大吃一惊。定睛看时,发现断裂处竟然露出明显的皮壳层,厚度竟然达到0·5毫米(含浸润层)。推而广之,凡是古老闲章,都应该存在以包浆形态出现的皮壳,二者为一体化的熟旧特征。

三、伤痕累累

古玩商店和古玩集市的古老闲章,大多与其它古玩混杂陈列,创造了互相磕碰的机会,岂能无伤?1996年夏日,我应邀观赏一位闲章收藏家所藏古老闲章,数十方石质闲章与玉质、铜质闲章混杂在一个盒具中,如何可能避免伤痕复伤痕?

所谓古老闲章,至少应当是民国晚期的作品,原装印盒自然少有保存,那怕第二、第三藏家重制锦盒,要了无伤痕绝无可能。年代久远又爱护不善,更难免东磕西碰创伤累累(图9)。

砚台怎么鉴定年份,砚台怎么鉴别真假图片(9)

图9(作者:程同寿)

尚且印章小巧,不留神碰撞出现绺隙,一失手摔跌出现断裂(图10),实在难以防范。一如吴波,本人开古玩店,8年前同另外几人隨我学习收藏时,第一天便教他们如何细心呵护古玩,仍会失手撞伤何昆玉闲章。由此推断,意外失手实在难免。

砚台怎么鉴定年份,砚台怎么鉴别真假图片(10)

图10(作者:陈半丁)

四、石质变色

古老闲章由于印石密度小的“软”性特征,造成它容易吸光亦容易染污的缺陷。长期的使用或把玩,受手污和环境不洁的影响,加上氧化和紫外光的催化作用,四五十年即可逐渐变色。白色会变成灰白,其它各色印石,无一例外,色泽一定会变得比原色深沉灰暗(图11)。

砚台怎么鉴定年份,砚台怎么鉴别真假图片(11)

图11(作者:陈隆恪)

无情岁月催老化,人力岂能阻止?

五、印纽藏污

清代精雕印纽蔚然成风,印纽雕刻形成独立的微雕艺术行当,有立体纽、平头纽之分。传世70年以上者,印纽连同边款、印面,一定会藏污纳垢,一尘不染几无可能。

况且,古老闲章并非百十来年锁在匣子中杜门谢客,粘尘染污的机会极多。我那几位知名度颇高的书画家朋友,经常使用的闲章与镇尺、笔山为伍,木盒敞开的日子亦居多。最为糟糕的是,他们的子女几乎都是门外汉,自然不会爱惜先人留下的“几个石章”,乱丢乱放,又如何会数十年光洁如昨?

我独羊居百余古老闲章,大部分是“文革”时“破四旧”抄家时被抄没,辗转流落市井,最终走进文物商店,60年代中晚期至70年中期,藏家乘出差之机,在苏州、扬州、南京、上海等地文物商店贱价所获。那时日,区区闲章,沉浮乱世,遭人作贱,沦落至白菜身价进入藏家,如今皆已苍然老旧(图12)。

砚台怎么鉴定年份,砚台怎么鉴别真假图片(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