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双电荷泵 双电芯成为各家厂商所青睐的快充方案,无论是小米的100W,还是vivo的120W基本上都是延续了这个思路。
回到前面我们所提到的问题,我们是否真的需要100W以及以上的快充方案?
在电池技术没有突破的前提下,更快的充电,无疑能够提升手机的体验,特别是体验了更快的充电速度后,相信很少有人能在去忍受慢吞吞的充电速度。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技术再如何改进,100W的快充功率,这么高的功率,势必会加速离子的交换速度,发热量是不可避免的,对于电池来说一定会有损耗。
至于这个损耗是多少,就得看厂商对于快充温度的控制。
还有一点不可忽略的问题就是电池容量,过高的充电功率,为了保证安全和充电效率,意味着需要对数据线和充电头进行专门的定制,手机内部电池理应也会进行定制,这势必会进一步压缩手机内部空间,这或许会对电池容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定制的数据线和充电头也意味着在适用性上会很差,想体验快充,也只能时刻把原装充电头和数据线带在身上,这似乎又失去了快充便携快速充电的初衷。
100W快充,能提高充电的体验,但背后的问题还需要厂商去解决。
PS:30W/40W/50W快充 5000mAh电池和100W快充 4000mAh电池,你们怎么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