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虽然长得身材高大、擅长奔跑、头角如刀,给人一种凛然难犯的进攻,但是天性善良的鹿,却从不主动攻击人类和其他动物,只有当遇到入侵者时,雄鹿才会以对抗强敌的强大武器鹿角去迎敌,可以说鹿角所展示出的威仪、仪容和风度恰恰就是君子风范的表现。
我们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庶人有事得带剑,无事不得带剑。”
在古代,为什么君子必佩刀剑,而庶人则不能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君子是有德行、有修养和有身份地位的人,他们代表的是正义,是正气,是不可冒犯,也是不容冒犯的,也就是说佩剑是君子之威的外化形式,剑是随德而行的,关于此在《大戴礼.武王践祚》有说:“带之以为服,动必行德,行德则兴,倍德则崩。”
由于衣冠带剑就是文德武备的说明,其所表现出的就是正人君子的堂堂正气、俨然有威的仪容。如《春秋繁露.服制像》云:
“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故其可适者以养身体,其可威者以为容服,礼之所以兴也,剑之在左,青龙之象也,刀之在右,白虎之象也......盖玄武者,貌之最严有威者也,其像在后,其服反居首,武之至而不用矣。圣人之所以超然,虽欲从之,未由也已。夫执介胄而后能拒敌者,故非圣人之所贵也。君子显之于服,而勇武消其志于貌也矣。故文德为贵,而威武为下,此天下之所以用全也。”
所以君子的“衣冠带剑”固然有一种“武”的感觉,然而“武之至而不用”,所谓“不用”,就是不害,不以武犯人,即《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注所云:“设武备而不害,所以为仁也。”
由此可见,鹿角与上古君子的衣冠带剑就是同一种意义,即高尚君子风范的表现。
三、鹿角使中华龙的造型呈现出了一种堂堂正正的风范,是中华民族正气与威严的象征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上古时期只在贵族社会与士大夫阶层中盛行的君子风范,逐渐衍化为了一个民族理想的形象,因此象征着中华文明精神的龙头上曾经拼斗的角,就被携带着威武堂堂之气的高大而雄伟的鹿角取代了。
尽管龙有飘然的长须,锋利的爪子,跃跃欲试的雄姿,但最能为它的仪容生彩、展示其堂堂尊严的就是那双高高耸立的鹿角。可以这么说,“中华龙”威风凛凛、不可侵凌的架势,正是得自于鹿角的点染,鹿角的出现,使龙的造型变得堂堂正正,一身正气,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呈现出一种威严华贵的风范。
因此中华龙“威而不武”的龙角——鹿角,所昭示于人的就是一种高尚的君子风范,即始终以友好的态度对待四邻,从不主动向任何人发起进攻,更不会依仗强大的军队欺凌任何国家与民族。